2005年,歌手丛飞身患癌症去世,停止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家长打电话来质问:“孩子要考大学了,钱呢?怎么说断就断,这不是坑人的大骗子么!”
2005年,歌手丛飞因胃癌离世的消息,不仅带来了悲伤,也点燃了部分受助家庭的愤怒,“他就是个骗子!”尖锐的指责,像一把利刃,直插人心。
承诺中断,学费无着,未来的路在哪里?他们无法理解,曾经的恩人,为何转身成了“背信弃义”的罪人,这残酷的现实,让人不得不反思,慈善的本质是什么?人都不在了又该如何持续承诺呢。
丛飞原名张崇,他的音乐梦想萌芽于辽宁农村,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的二人转表演,他却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简单的旋律,听几遍就能哼唱出来,仿佛天生就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感知力,然而现实的窘迫让他初中辍学进入银行工作,但他从未放弃梦想,用微薄的收入支持自己学习音乐。
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丛飞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开始正式接受专业的音乐的学习,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丛飞就只身南下广州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旅,但现实的残酷远超想象,人才济济的都市,并没有给他太多机会,他四处碰壁,一度露宿桥底,靠卖艺为生,生活的重压,几乎要将他击垮。
就在这时一位好心女孩的出现,为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丛飞在一次广场演唱的时候,一位好心的女孩在听完他的演唱后直接掏出了600元送给了他,这不仅仅是金钱的资助,更是对梦想的肯定。
丛飞用这笔钱参加了选秀节目,他的才华终于得以展现,音乐事业也逐渐起步,他拜著名音乐家郭松为师,此后开始在更大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让丛飞沉迷于名利,一次在成都的义演中,他被一群贫困失学儿童深深触动,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神,点燃了丛飞心中的慈善之火,他毫不犹豫地捐出了身上所有的2400元,并承诺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此后丛飞的演艺生涯与慈善事业紧密相连,他频繁参加各种义演和商演,几乎将所有收入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他奔波于不同的城市,即使身体疲惫,也从未停下脚步,对他而言帮助这些孩子,就像当年那位女孩帮助他一样意义非凡。
丛飞的慈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第一任妻子,无法理解他倾尽所有资助他人的行为,最终选择离开,留下年幼的女儿,这段失败的婚姻,也让丛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需要一个真正理解并支持他慈善事业的伴侣。
邢丹的出现填补了丛飞的情感空缺,这位空姐,被丛飞的善良和爱心深深吸引,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与丛飞结婚,她理解丛飞的执着,并全心全意地支持他的慈善事业。
邢丹曾好奇地问丛飞,为何如此执着于慈善,丛飞向她讲述了年少时在广州的艰难经历,以及那位好心女孩的帮助,正是这份来自陌生人的温暖,让他明白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也让他决心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丛飞一直从事着社会公益事业,他曾义演300多场,资助贫困的儿童180多名,帮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150多人,认养孤儿37人,向基金会捐助的资金达到300多万,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等称号。
就在丛飞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命运却对丛飞开了个残酷的玩笑,2005年他被查出患有胃癌,病情已十分严重,即使在病痛的折磨下,他依然坚持捐助,甚至将治病的钱也捐了出去,他的生命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用尽最后的光芒,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2006年丛飞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年仅37岁,在弥留之际,他做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捐献眼角膜,让一位失明的9岁女孩重见光明,他用生命最后的馈赠,诠释了人间大爱。
丛飞的离世,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歌迷们悲痛万分,受助者们也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随之而来的,还有部分受助家庭的质疑和指责,他们无法理解,为何资助会突然中断,未来的生活又该如何保障。
丛飞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面对这些质疑,也感到无力和无奈,他们只能尽力安抚家长们的情绪,解释基金会的困境,丛飞的离世让基金会的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承担所有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