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桂军师长李本一进入南京,冒充重庆派来的接收大员。等真正的受降代表冷欣到南京后,这才戳穿了这场“假钦差”的闹剧。 李本一是广西容县人,十八岁加入桂军,后来博取白崇禧的赏识,逐渐成为新桂系的骨干将领。在桂军将领中,李本一以打仗不要命著称,不算身上的伤痕,仅手指,就有三根被打断,有"死打烂打"之名。 日本宣布投降后,南京作为重要的受降地,派谁去受降,哪支部队入城,重庆的蒋介石叫来陈诚、何应钦等人商议。不等重庆这边把人选和部队定好,时任国民党军第七军副军长兼171师师长的李本一,动了进南京城去“捞一笔”的想法。 第七军是桂系的头号主力,北伐时有“钢七军”之称,该军距离南京不远,按理说是可以入城受降的,但以老蒋和桂系的矛盾,显然是不会让该军入城的。 按捺不住的李本一,带着一个团的部队来到南京城郊,毕竟带去的人马不多,他先派代表入城试探了一下,诈称是受重庆老蒋的命令,要进行受降前的先期工作。 城内的汪伪军政汉奸,早已是惊弓之鸟,他们对李本一“重庆特派受降大员”的身份深信不疑,伪南京宪兵司令陈皋一面派人包下了南京最好的饭店,一面亲自带人出城迎接李本一。 8月19日傍晚,李本一大摇大摆的带着一连人马入城,他没敢让带来的一个团全部入城,因为包括第七军的各师、团,这时都接到了重庆军委会发来的指令,在重庆接收大员去南京之前,不许周围任何的国军部队入城。这个命令反而帮了李本一,城内汪伪要员见江南、江北的国军都按兵不动,唯有李本一敢带兵入城,都确信他就是代表重庆的“钦差大臣”。 陈皋和十几个大汉奸,设宴款待了李本一。宴席结束后,李本一为了使“钦差大臣”的身份更像,提出第二天他要去中山陵拜谒。 第二天一大早,李本一昂首走在最前面,陈皋等汉奸诚惶诚恐的跟在后面,一行人拜谒了中山陵。在回去路过汪精卫的墓碑时,李本一站着看了许久,并指指点点说了一番,在场的汉奸一个个表情尴尬。 重庆受降大员拜谒中山陵的消息传遍了南京,大小汉奸们为了谋个出路,纷纷排队在李本一住的饭店求见。李本一此来,就是奔着发财的,他只见有军政职务的大汉奸,其余一概不见,因为这些大汉奸的“油水”更足。 很快,李本一住的大套房堆满了汉奸们送来的财物,到后来实在放不下,他又让陈皋另租了几个大套房,专门用来放东西。 陈公博(汪精卫死后,汪伪的一号人物)在逃往日本前,为了不怠慢李本一,特别叮嘱亲信林柏生,一定要和李本一拉好关系,好让他向重庆说好话。 林柏生为了伺候好李本一,整日陪他玩乐,并将一栋大花园别墅的地契和钥匙交到了李本一手中,见李本一似乎对房产不太敢兴趣,林柏生又送了几大盒金条。 李本一的直接上司,第十战区长官李品仙担心他在南京闹得太过分,将来无法收场,发去电文,让他马上回到驻地,整理部队,准备去蚌埠地区受降。 在南京逍遥快活的李本一,舍不得离开,直到李品仙暴怒,再次发去措辞严厉的电报,说如果还继续留在南京,那么将来重庆要追究责任,就不会有人保他。李本一这才极不情愿的离开,在离开前,他又强行索要了几大箱金条,充作军费。 李本一前脚刚走,重庆派来的真正受降代表冷欣到了。冷欣到后不久,廖耀湘的新六军空运南京,汪伪汉奸们这才如梦初醒,此前极力奉迎的李本一,竟然是个冒牌货。 冷欣将李本一冒充受降大员,收受巨额财物一事向老蒋报告,老蒋极为震怒,下令将李本一立刻收押送到重庆军法审判。白崇禧、李品仙对老蒋舍近求远,宁可大费周章空运新六军,也不让第七军去南京受降,本就情绪很大,所以拒绝执行对李本一的处理,在桂系高层的袒护下,此事不了了之。 1947年7月,在南京的李本一,突然被宪兵逮捕。原来,两个月前,老蒋的“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在孟良崮覆灭,军事检讨会上,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等人受到处理。 余怒未消的老蒋,想起第七军也参与救援,便想敲打一下。恰好这时,李本一在南京休假,正好方便抓捕,于是老蒋趁机旧事重提,追究李本一两年前在南京的“违令受降”,将其撤职查办。 军法会审时,毕竟有“国防部长”白崇禧的面子在那里,最终给李本一判了“三年徒刑”了事。李本一实际上被关了不到三个月,就被放出来了。白崇禧认为,李本一此次牢狱之灾,是桂系和老蒋矛盾的牺牲品,应予以奖励,不久后提拔他为第七军军长。 1949年9月,桂系主力在衡宝战役中损失大半,李本一的第七军军部被端掉,军参谋长邓达之和师长张瑞生、刘月鉴等主要将领被俘。李本一带着残部逃入广西后,白崇禧又给了他第三兵团副司令官(司令官张淦)的头衔。 12月,在广西战役中,第三兵团覆灭,张淦、李本一先后被俘。李本一为人残暴,手上有不少血债,在被俘接受审查时,这些罪行一一暴露。1951年8月24日,民愤极大的李本一经过公审,以"残杀三万群众"等罪名被判处死刑,并于当天执行枪决。
1945年8月,桂军师长李本一进入南京,冒充重庆派来的接收大员。等真正的受降代表
报君知史
2025-01-12 21:59:23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