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月的一天,张灵甫来到妻子吴海兰背后,开枪将她打死。三年前,在胡宗南部

报君知史 2025-01-13 21:50:13

1936年1月的一天,张灵甫来到妻子吴海兰背后,开枪将她打死。三年前,在胡宗南部任团长的张灵甫,驻军四川广元时,有人向他介绍当地的女子吴海兰。 吴海兰家境不错,父亲是广元县城小有名气的铜匠,她读过中学,长相也漂亮,张灵甫见面后很满意。吴家人见吴海兰能嫁给一个国军团长,自然是很高兴的,这门婚事很快就成了。 一年后,张灵甫和吴海兰女儿张清芳出世,这时张灵甫团移驻甘肃,吴海兰带着女儿常住在了西安。 1936年1月初,张灵甫向胡宗南请了省亲假后,回到了西安家中。据张灵甫的堂哥张德甫回忆,张灵甫回来后,和妻子吴海兰形影不离,时常出去逛街、看戏。 除夕将至,这天早上,张灵甫说她想吃饺子,吴海兰到菜市场买了些猪肉,回来后又去后院割韭菜。见吴海兰去了后院,张灵甫跟了过去,很快枪声传来。 张德甫、邢凤英(张灵甫的原配妻子)来到后院后,只见吴海兰倒在了血泊之中,头上赫然一个枪眼。一旁的张灵甫,保持着举枪的姿态,许久不动。 张灵甫为何会突然杀妻呢?据和张灵甫共事多年,七十四军的“老人”吴鸢讲述,其原因是张灵甫怀疑妻子不轨,杀人泄愤。 临近年关,胡宗南部的军官纷纷请探亲假,一天,胡部的一个军官从西安探亲回来,遇见张灵甫,这个军官开玩笑说:“可了不得了,我在一个电影院,看见你太太打扮的花枝招展,和一个小伙子很亲热的在一起。” 国民党军中,军官之间开这种玩笑很常见,彼此都是一笑置之,但张灵甫却当真了,越想越气,憋了一肚子火无处发,于是便也去请了探亲假。 见丈夫回来了,吴海兰很高兴,天天缠着张灵甫陪她逛街、看戏,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性格偏激的张灵甫竟然因同事的一句玩笑话,对她起了杀心。 杀了妻子后,张灵甫和没事人一样,径直离开回部队去了,由此也可看出张灵甫为人凶残暴戾的一面。 “国军团长在西安杀妻”,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吴海兰的家人得知后,义愤填膺,由吴海兰的哥哥吴正有出面去西安,替吴海兰讨回公道。 吴正有到西安后,去找当地警局和法院,得到的回复是:张灵甫是国军团长,地方无权去抓人。 吴正有又直接去找了胡宗南,胡宗南言语闪烁,只说会处理张灵甫,但始终不表态会如何处理。在胡部待了几天无果后,吴正有只得再去西安,离开时,胡宗南派人给吴正有传话,说只要不再追究此事,胡宗南可以破格让吴正有到第一师当个上尉军需官,吴正有一口回绝。 到西安后,吴正有跑遍各处,均无部门敢接承此事,最后吴正有想到妹妹吴海兰是西安妇女协会的成员,而协会的名誉会长是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于是便写了状告张灵甫杀妻的信,交给了于凤至。 于凤至看了信后,气愤异常,在一次去南京时,将此事告诉了宋美龄,并和宋美龄一起去见蒋介石。 老蒋对黄埔生向来护犊子,但张灵甫当时不过是个团长,尚未入老蒋之眼,加之杀妻的行径实在恶劣,老蒋大笔一挥,批示将张灵甫押到南京。 胡宗南见到老蒋的批示后,不敢再袒护,叫来张灵甫,给了一笔路费后,让他自行去南京投案。 到南京后,张灵甫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一开始,张灵甫被定的是死刑,但在胡宗南等黄埔将领的求情下,在风头过后,改判为“十年徒刑”。 所谓“十年徒刑”,张灵甫实际上也就服了一年多就被释放。张灵甫被关押前,已经在胡宗南部当了三年团长,属于亲信军官,但杀妻的劣迹,让他抬不起头,所以被释放后,张灵甫并没有去投奔胡宗南。 当时,驻扎汉中的王耀武的补充旅扩编为51师(二旅四团建制),张灵甫和王耀武有一定交情,赶去投奔,被任命为上校参谋。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国军团长张钟麟古城杀妻”一事流传很广,他在投奔王耀武后,改名张灵甫。 全面抗战爆发后,王耀武率51师开赴淞沪战场,和俞济师的58师合编为74军,由俞济师任军长(1938年,施中诚的57师也编入74军)。 编入74军后,军政部给51师划拨了一个补充团,王耀武任命张灵甫为团长,该团划归51师153旅,该旅旅长由51师副师长李天霞担任。 可以看出,张灵甫无论是在74军系统还是51师系统,都是半路出家,无论是资历还是职务,都比李天霞差不少。 王耀武当74军军长后,李天霞先后升任51师师长、74军副军长,张灵甫在李天霞手下任职多年。根据74军军官的回忆,李天霞给张灵甫当长官时,对其多有照顾,及至张灵甫当了74军军长,和李天霞平级后,两人关系迅速恶化。至于其中缘由,恐怕不止是“李天霞嫉妒张灵甫当了74军军长”这么简单。 张灵甫很快又娶了第三任妻子高艳玉,高家是西安的名门望族,高艳玉长相漂亮,当时不过十七岁。据说此前,十八军的团长胡琏也派人向高家说媒,想迎娶高艳玉,但未成功。 1945年,张灵甫又娶了第四任妻子王玉龄。和张灵甫分居数年的高艳玉前来交涉,在拿了一笔钱后,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 作为蒋军“五大主力”之一的74军第四任军长,张灵甫无论是能力还是情商,都是远不如提拔他的王耀武。

0 阅读:27
报君知史

报君知史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