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28日,二十九军撤出北平。留守的张自忠对对秦德纯说:“你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是成了汉奸了。” 说完,张自忠潸然泪下,不能自已。在张自忠孤身滞留北平与敌周旋期间,不少人因不谙内情,对他误会极深,一时“汉奸”之声四起。 日军侵占北平后,张自忠的处境十分危险,他寻找机会,决定脱离险境,几经周折后,他逃离北平,辗转来到南京。 到南京后,冯玉祥、宋哲元、鹿钟麟、李宗仁等人多次向蒋介石说明真相,从中转圜。之后,对张自忠的处理如下:不举行军法会审,但鉴于张自忠在平津失职,给予撤职查办处分,以平息舆论。 不久后,在宋哲元及旧部官兵的强烈要求下,张自忠终被获准赴河南新乡就任由第三十八师扩编而成的第五十九军代理军长。 上任前,张自忠特地到李宗仁处辞行,对其为自己出山而奔走表示感谢,说:“蒙李长官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年当以热血生命报答知遇!” 回归部队后,在第五十九军官兵组织的欢迎会上,张自忠说:“在天津(张自忠曾任天津市长)时,我连累了大家。我们没有殉职,这是我们的耻辱。现在敌人气焰嚣张,正是我们戴罪图功之时。无论什么部队都可以打败仗,唯独我张自忠的部队不能打败仗。我的冤枉,只有拿真实的战绩,才能洗白干净。” 张自忠回任时,第五十九军归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节制。1938年初,因徐州方面吃紧,军令部调第五十九军增援第五战区,归李宗仁节制。 能在李宗仁麾下效力,张自忠大喜过望。此时,淮河战场出现危势,华中日军在临淮关、小蚌埠、怀远等处强渡淮河,小蚌埠、曹老集相继失守,李宗仁急令张自忠驰援于学忠部。 张自忠率部从徐州出发,2月21日抵达固镇,即与北进之敌遭遇。五十九军迎头痛击日军,连克曹老集、小蚌埠,将敌驱至淮河之南,淮河北岸局势趋缓。之后,第五十九军奉命调往山东滕县,与从北面南下之敌对阵。 3月初,第五十九军集结于滕县以西大坞村、池头村一带。张自忠奉命以第三十八师之一部袭击邹县之敌,主力向济宁、兖州之敌进攻。部队正在行动中,张自忠接到第五战区长官部急电,要他火速赶到徐州。 李宗仁是为临沂庞炳勋被围请援一事召张自忠而来的。李宗仁对张自忠、庞炳勋宿怨有所耳闻,而且在第五十九军奉调第五战区时,张自忠就曾向战区参谋长徐祖诒表示,在任何战场上皆可力拼一死,独不愿与庞炳勋共事。 张自忠和庞炳勋都曾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早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庞炳勋倒戈投蒋,并出其不意地对友邻部队张自忠的第六师发动夜袭。使张自忠险遭不测,历经奋战,方得脱险。从此,张自忠发誓,此仇不报,誓不甘心。 1938年初,庞炳勋被任命为第三军团军团长,虽号称一个军团,但只有第四十军一个军,仅辖第三十九师一个师(师长马法五)两个旅:第一一五旅(旅长朱家麟)和第一一六旅(旅长李运通),整个军团实际上也只不过有5个团的兵力,兵员1.3万人,装备中正式步枪8000支,手枪900支。 庞炳勋当时年逾花甲,资历甚深,久历戎行,经验丰富。在此前的军阀混战中,他善于避重就轻,保存实力,能说善辩,为人圆滑,被称为不倒翁式的人物。 庞炳勋所部划归第五战区建制之后,李宗仁曾在徐州接见了庞炳勋。他虽久闻庞炳勋不易驾驭,但于谈吐中察言观色,觉得庞炳勋尚不失为敢战的军人,便与其推心置腹,促膝长谈,勉励其奋起抗日,战死沙场,尽军人之天职,庞炳勋听了之后颇有知遇之感。 李宗仁问庞炳勋:“你的部队有什么困难?” 这一问算是问到庞炳勋的痛处。他告诉李宗仁,他这个军团长名头很大,但实际上有5个团,军令部还令他限期归并,否则就停发整个部队的粮饷,这实际上就是要缩编、遣散他的部队。 李宗仁闻知此事,立即交涉,要求蒋介石收回成命。不久,军令部答复:“庞部暂时维持现状。” 当李宗仁将此消息告知庞炳勋时,庞炳勋感激之下,当即表示:“长官请放心,我这次决不再保存实力,一定同敌人拼到底!” 到临沂后,庞炳勋对劳军的群众说:“只要我庞炳勋在,即剩一兵一卒一弹,也要与临沂共存亡。 ”日军进攻临沂时,庞炳勋率部死战不退。 战事紧急,无兵可调的李宗仁还是电召张自忠前来,见面后李宗仁说:“你和庞炳勋有宿怨,我甚为了解,颇不欲强人之所难。不过以前的争斗,不论谁是谁非,皆为不名誉的私怨私仇。庞炳勋现在前方浴血奋战,现下除你之外,我手头已无机动兵力可调。望你以大局为重,捐弃个人前嫌,受点委屈吧。我今命令你即率所部,在临沂作战。你务要绝对服从庞军团长的指挥,切勿迟疑,致误戎机!” 张自忠听后,不假思索,立即回答:“绝对服从命令,请李长官放心!”随后,张自忠返回军部,带领部队兼程驰援庞炳勋。 在救援临沂的战斗中,张自忠的五十九军与日军鏖战七昼夜,粉碎日军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将当面日军击溃。战斗结束后,庞炳勋握着张自忠的手,感慨万千。
1937年7月28日,二十九军撤出北平。留守的张自忠对对秦德纯说:“你和宋先生成
酒馆茶色
2025-01-14 00:23:50
0
阅读:87
白眼肯基
文章有抄袭之嫌,但张将军千古,为中华之好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