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这个名称在史书上多次出现,其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在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本人早在学生时代就神往已久,现在正好有时间过来参观并拍了视频,将用多方位、多角度综合地理地貌、人文历史等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解读历史上三座函谷关的来龙去脉。 历史上的函谷关一共有三座,分别是周秦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 周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附近。其始建年代不可考,至少在东周列国时期就存在了!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他被关令尹喜挽留并在这里写下了《道德经》。因为它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东大门,所以我们在史书中能多次看到它的名字,因为是周朝、秦朝时期的函谷关,所以命名周秦函谷关。此关设在稠桑塬一条上下大沟的下出口处,从此沟底的道路能达稠桑塬的顶部,这条沟就叫做函谷,关的名称取自深险如函之意。谷底最宽处达四米,最窄处二米左右,是中国古代中原进入关中在汉武帝时期以前唯一的通道!因此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多少次战争中因争夺而厮杀,大部分历史名人、普通百姓、商贾军卒都走过此关。 那么为什么不绕行避开此关,走其他路不行吗?答案是其他地方没有路可走。当地处在黄土高原末端丘陵地带,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巨沟和荆棘,按照古代当时的能力无法修建公路大桥,所以必须走稠桑塬这条函谷才能达稠桑塬顶上,在顶上的西寨村处再向下通到黄河岸边,因为黄河岸边的地势比较平坦,几乎没有太大的巨沟高坡落差,所以便于走车马运送物资,路也容易修建。从此关向西一直通到潼关,向东通到洛阳,这条路因为路过二座函谷关和崤山,所以称崤函古道,从陕州分南北二条去洛阳的路,就有了南崤道、北崤道的称呼,现在稠桑塬顶上的函谷出口已经被垃圾填埋。 周秦函谷关地势险要,历史上唯一一次被攻陷发生在公元前296年,齐国孟尝君率齐魏韩三国联军伐秦,主将匡章趁秦国兵力分散而攻陷了这座函谷关,后来秦国将占领的韩魏城池归还,才换取三国联军的撤离。 到了汉武帝时期,楼船将军杨仆上书汉武帝,声称因黄河水位下降,导致黄河滩涂显露,敌兵不再需要攻取函谷关,从滩涂就能进攻关中,希望能在洛阳西面再建一关,在得到了皇帝允许后,据说是他自掏腰包修建了一座雄关,将此关命名为函谷关,因为是汉代时修建的,所以称汉函谷关。位于新安县城关镇东关村,此关距周秦函谷关向东大约三百里路程。 到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意图讨伐割据汉中的军阀张鲁,特命许褚将军率兵修建一条新的运粮道,用于做为支援前线的通道,于是在汉献帝建安16年(211年),许褚在靠近黄河岸边不远,重新修建了一条通到稠桑塬顶上的道路,道路的出口也在今天的西寨村,与原先周秦函谷关的出口相距不远。后来三国时期魏国的弘农太守孟康,他在塬下路口处修建了一座关楼,然后也命名称作函谷关,因此关是魏国时期修建的,所以称魏函谷关。魏函谷关与周秦函谷关相距大约两公里左右,位于灵宝市函谷关镇孟村。 魏函谷关在历朝历代都有维修记载,因它靠近黄河渡口码头和去往关中的通道处,所以一度商业非常繁华。在1944年关楼由于日军的飞机轰炸而倒塌,幸亏之前张佐周与外国摄影师都给它拍过照片,所以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它曾经的样子。到了1959年的时候,三门峡水库大坝修成开始蓄水,这座古关就因水位上涨而彻底被泡倒塌了,后来三门峡水库降低了蓄水水位的设计要求,黄河水位下降以后,这座古关就再次显露出来。然后这里就被开垦成了农田果园,散落的古关砖瓦木料也被当地村民取走,现在到古关残址还能捡到城砖碎块,在它旁边民国时期修建的弘农涧河铁路桥涵洞至今尚存,根据历史老照片对比一下,就能够找到当年的魏函谷关遗址所在地,以下有几个视频截图供大家观阅。走进函谷关 大秦函谷关是也 新安函谷关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