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央会议讨论出兵越南问题,会上,各将领态度有所不同,其中,叶剑英元帅

爱吃凉拌菜 2025-01-15 17:48:32

1979年,中央会议讨论出兵越南问题,会上,各将领态度有所不同,其中,叶剑英元帅和粟裕大将就反对出兵,但谁也没想到,陈云接下来的一番话,直接让邓公下定了出兵决心。 “越南当局三番四次挑起边界事端,严重地骚扰了中国边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方一再发出警告,越方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发动边界自卫反击战,对越南实行惩罚。” 这是1979年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的一篇文章,上面清晰地说明战争的原因。 文章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做出这个决策可是非常艰难的。 有数据统计,截止到1978年12月底,越南方面在边境地区制造了1108起流血事件,前后有20多万华桥被强制驱逐出境。 对于越南的挑衅,我国采取的是一忍再忍,甚至都到了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的地步。 但是,中国的隐忍态度让越南愈发嚣张,最后,事件演变成了“谈判不成,劝靠不听”的地步。 于是,在1979年,邓公召集将星,开了一个中央军委会议,想听一听大家是否支持对越反击。 没想到,包括叶剑英和粟裕在内的很多将帅都提出了反对意见,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叶剑英和粟裕并没有直接表达拒绝的意思,但从他们的态度中不难发现,是反对出兵的。 为什么呢?主要还是担心北边的苏联。 要知道,当时的中苏关系很差,越南在边境地区大肆挑衅的时候,苏联也在我国西北边境大量屯兵,想要跟我军大干一场。 苏联到底会不会出兵,这是叶剑英和粟裕最为担心的地方,都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苏联真的出兵,那中国就将陷入被包围之势,这对我国是很不利的。 叶剑英和粟裕的表态获得了诸多将领的赞同,但一旁的陈云在听后,却摇了摇头。 在陈云看来,中国发动对越反击战后,苏联出兵的概率极低。 为什么呢?跟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关系。 在陈云看来,美苏冷战进行到70年代末,苏联越来越力不从心,他们的经济正处在崩溃的边缘,自然是打不起仗的。 再者说,当时的苏联正在忙于跟美国谈判“战略武器限制条约”,如果这时候参与一场战争,势必会影响到谈判结果,这是苏联不希望看到的。 可能有些人会问了,如果苏联人什么都不顾,就是要出兵呢?陈云后面的一句话才是关键。他说了什么呢? 陈云给出的回答是:“苏联的士兵大多都驻扎在欧洲的边界,如果他们真的想要进攻中国的话,那必须要从欧洲调兵遣将,这不是几天就能做到的事情,这么大规模的动员,至少也得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我们对越南作战时间极短,采用‘速度战’的方式,那么就能够避免我国陷入僵持战的局面,和苏联在战场上正面相遇的机会非常少。” 就是这么一句话,深刻解释了苏联不会出兵的原因,这句话也给邓公吃了一颗“定心丸”,1979年2月17日,解放军从广西龙州、靖西和云南金平等地出击,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只用了20多天的时间,我边防部队就重创越军4个正规师10个团,击毙了37300余名敌人,给越南施以了沉重的打击。 事实正如陈云所料想的那样,从2月17日反击战打响到3月16日解放军全部撤回国内,苏联都是按兵不动。 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告诉了全世界,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假如有他国敢踏足中国的“底线”,其结局一定是必败无疑。

0 阅读:1985
爱吃凉拌菜

爱吃凉拌菜

自我拉扯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