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后期,不甘心失败的老蒋一名国军将领下达了“密杀令”,要求了结90名我党地下人员的性命,但谁也没想到,这名将领在不动电报任何一个字的情况下,竟成功解救了他们,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渡江战役后,蒋介石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他只好把下一个目标瞄向云南,打算依靠着云南的地形优势负隅顽抗。 卢汉是出了名的“云南王”,当老蒋把想法全盘托出后,卢汉当即表示同意。 但老蒋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卢汉和表哥龙云等人早就跟我党取得了联系,还把起义的时间给确定了下来,也就是说,卢汉对老蒋的支持只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 可是,就在大家静静等候起义日期来临之时,意外出现了,香港的媒体突然揭露了“云贵起义”的事情。 虽然报道中并没有提到卢汉的名字,但老蒋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为了确保安全,他决定“考验”一下卢汉的忠心度。 老蒋用了两个手段,一个是金钱拉拢,另一个则是枪决名单,让卢汉手上沾满共产党人的鲜血,这是“表忠心”最好的方式。那么,这个密杀令是怎么回事呢? 枪决名单是由沈醉带给卢汉的,原来,国民党特务早些时候逮捕了400多名我党成员,并且给其中的一半人都“定了罪”,所以,这份密杀令上起初并不是90人,而是200多人。 卢汉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他签字了,这200人肯定会被立即处决,可如果他不签字,这批人暂时安全,但在他起义后,这些人还是逃不过被处决的命运。 不管签还是不签,结局好像都一样,但仔细一想,还真有一个两全的办法,既能挽救进步人士的生命,又能不影响起义工作,那就是不签字,并且在起义前把这批人秘密解救出来。 想要完成这项工作,单靠卢汉一个人是不行的,于是,他便找到了刘汉章,此人是军法处中校,两人关系非常好。 在刘汉章的建议下,卢汉给老蒋发去电报,提出“将200名被捕人员移交到军法处审理”的请求,这样做一方面是拖延时间,另一方面是寻找“下手”机会。 完成第一步后,刘汉章又“拿钱买路”,通过行贿的方式,成功让100多人“脱罪”,名单上只剩下了90人。 枪决名单由200人变成90人后,引起了老蒋的警惕,他一方面想要加快处决进度,但另一方面也需要照顾卢汉的感受,毕竟“吃人嘴短”,老蒋在某些方面还得靠卢汉罩着。 可这么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老蒋思来想去,最后单独给卢汉发送了一份密电,密电内容非常简单,只有八个字:“情有可原,罪无可赦!” 老蒋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在告诉卢汉,这90人不能再减了,而且必须要尽快解决掉。 按照流程,卢汉还得把这份密电转给沈醉,而要让沈醉知道这八个字后,肯定就会强行动手。 不发是不行的,但做一下改动行不行呢?卢汉明白,在这样的关头下,有无数个特务都在盯着他,想要瞒天过海真的很难。 怎么办呢?卢汉只好再请“外援”,此人名叫李根源,被誉为“山中宰相”,而且与我党颇有渊源。 李根源非常乐意提供帮助,而且一出手就是“王炸”,他拿起笔来在八个字中间画了个箭头,直接把“情有可原,罪无可赦”改成了“罪无可赦、情有可原”。 一字不改,只是调换一下顺序,意思就完全变了,沈醉看后,虽然心里很不悦,但也只好放人,没办法,谁让这是“老蒋”的命令呢。
解放战争后期,不甘心失败的老蒋一名国军将领下达了“密杀令”,要求了结90名我党地
爱吃凉拌菜
2025-01-16 16:21:44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