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越南不甘心失败,企图卷土重来,五年后,集中百万兵力

功标青史呀 2025-01-16 16:41:23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越南不甘心失败,企图卷土重来,五年后,集中百万兵力,试图在边境发起猛攻,邓公临危不乱,指示部队炮轰越军,事后越军才发现上当了,这是怎么回事? 提到对越反击战,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可能是1979年那场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月的战争。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狭义的,广义上讲,79年的那场战争只能算是反击战的“前奏”,因为往后的那十年时间里,双方的冲突是一直存在的。 比如说在80年代初,越军就经常对我国边境的平民进行骚扰,他们会派出特务人员潜伏到我国,一批负责记录我军阵地的具体方位,另一批则抢夺民众物资。 为了给越南一点教训,我军在1981年5月打响了“收复法卡山”的战役,我军越战越勇,驻守的越军根本无力抵抗。 战后,我军达成了战略目标,可谁也没想到,几天后,输急眼的越军竟然开始了反扑。 实际上,越军的反扑是屡见不鲜的,之前有,以后也经常会有,对于越军的这种行为,我军虽然能够应对,但总归还是太过伤神。 那么,中央对此会采取什么措施呢?如何才能让越军“老实”呢? 4月2日这天,两山地区出奇地平静,但平静的背后,是邓公策划的一场大规模炮击行动。 炮兵战士们做好准备后,三颗信号弹齐升空,霎时间,万炮齐发,那一枚枚炮弹就像雨点一样朝敌人飞去。 越军的前沿阵地、指挥部、武器仓库顿时沦为了一片火海。 一般来说,越军士兵的作战气魄并没有那么强,遭遇如此强烈的轰炸,他们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后撤。 可是,越军指挥官却不给这个机会,强行命令士兵用肉身抵抗炮火攻势,此举可以说把前线变成了一片人间炼狱,大批大批越军士兵死在了炮口之下。 越军指挥官为什么要让士兵往前线白白送命呢?原来,在他们看来,解放军在猛烈炮火攻势后,肯定会发动大规模冲锋,如果越军这时候后撤,那就相当于把前沿阵地白白送给了解放军。 可越军指挥官想不到的是,解放军的一轮炮击完毕后,并没有发起冲锋,而是又进行了新一轮炮击,第二轮炮击完毕后,接着又是第三轮炮击。 越军士兵的人数再多,那也是有限的,解放军的炮弹可以再造,基本是无限量的,据说经过整整26天的炮击后,越军阵地所在的山头都矮了好几公尺。 那么问题来了,邓公为何只炮击、不冲锋呢?这次炮战有何重要意义呢? 实际上,解放军不是没有冲锋的实力,而是没有冲锋的必要。 首先一点,对越反击战的最初几年,解放军陆军战士们已经经历了多轮“实战训练”,1984年这次的炮击,则是对炮兵了一次历练,这样做,对战士们的经验培养有好处。 其次,当时中国的大背景是改革开放,一切都要以经济为重,而战争是最劳民伤财的行为,说到底就是中国不想打仗,可敌人非要打,那我们就一次性给予敌人重创,让敌人缓不过劲来,以此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机会。 最后,就是只炮击,不冲锋,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这种反常规的打法是越军高层意想不到的,这样不光能大大减少伤亡,往往还能收获意外成果。 这场炮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仅此一战,越军基本被打垮了,他们的百万大军损失惨重,往后的几年时间里,也没敢再惹出什么大的争端来。 而中国则趁着这个时间,把浩浩荡荡的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了下去,等打到1990年,双方签订了关于边界问题的“协议”,中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现如今已经升到了“榜二”,而越南则发展迟缓,事到如今也没有从这场仗中缓过来。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