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25日,朝鲜战场抓到了第一个美军战俘,是个军事顾问,接受完审讯之后,他说:“先生,我可以提个要求吗?” 1950年10月25日,朝鲜战场的局势依然紧张,战火纷飞。在这一天,志愿军在温井西北两水洞附近,抓获了一名美军战俘,这名俘虏的身份特殊,是第一位被志愿军俘获的美国军人。 他的名字叫做赖勒斯,一名美军军事顾问,肤色苍白,身材瘦高,右臂还包扎着绷带。在他被俘后的审讯中,透露了许多有关美军及其作战特点的信息,令志愿军对接下来的战斗形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那天清晨,志愿军的118师正在行进,准备向敌人发起进攻。随着部队行进至温井西北两水洞附近,遭遇了一股韩军的阻击。志愿军凭借敏捷的机动性迅速占领了制高点,并布下伏击圈。 短短时间内,敌军被完全包围,数十名敌军士兵被俘。就在这时,志愿军发现了一名与众不同的俘虏——一名美军军官,正是赖勒斯。 赖勒斯在被俘时,表现得极为冷静。尽管他身处敌阵,还是保持着军人的风度。经过简短的问询后,志愿军得知他是美军驻韩国的军事顾问,刚刚从美军第8师团2师调至韩国第6师2团加强营,负责指导韩军的战术运用。 他带着使命来到朝鲜,准备协助韩国部队进行作战。赖勒斯的身份,使得志愿军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俘虏行动,这名美军顾问可能会为他们提供有关美军作战情况的重要情报。 审讯开始后,赖勒斯的表现并未如想象中那样紧张。或许是由于寒冷的天气,或许是因为身心的疲惫,他身体有些微微发抖,但他依然按照要求在防空洞内坐下。 志愿军的审讯官首先向他了解了他个人的基本情况。赖勒斯自豪地讲述了自己的军事经历。他毕业于美国的西点军校,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曾在欧洲战场参与过与纳粹德国军队的激战。他提到,自己曾在欧洲战场屡建战功,因此此行来朝鲜的使命令他倍感荣幸。 然而,当审讯官问及赖勒斯参战的目的时,他的语气突然变得有些犹豫。他表示,自己此行的任务是帮助朝鲜人抵抗金日成领导的共产党军队。 面对志愿军指出美军参与的战争性质时,赖勒斯急忙辩解称,美军并非侵略军,而是联合国部队的一员。他坚称,共产党的中国尚未被联合国承认,因此志愿军才是非法的侵略者。 尽管赖勒斯极力为自己辩护,但志愿军部长仍然严肃地告诉他,战争的性质是无法改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逐渐认识到自己所参与的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在审讯过程中,赖勒斯表现得十分冷静,他尽量避免与审讯者发生激烈的言辞冲突。 在得知志愿军对战俘实行优待政策时,他明显放松了不少。赖勒斯对此表示,自己与朝鲜军人的区别很大。他说,朝鲜军队的士兵缺乏士气与纪律,而志愿军的士兵则充满活力,具有高度的战斗精神。 在进一步的交流中,赖勒斯详细描述了他对志愿军的观察。他提到,志愿军的军服没有任何标志,难以分辨官兵,这使得敌人很难识别志愿军的指挥官和普通士兵。 此外,志愿军的士气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这些士兵不仅善于夜战和近战,而且纪律严明,不会因为被俘而对战俘实施暴力。赖勒斯还特别提到,志愿军在战场上能迅速做出反应,并且经常通过军号来传递指令,这是他所见过的军队中最为特殊的做法。 经过长时间的审讯,赖勒斯的谈话中透露了许多关于美军的战斗方式和战略部署,这些信息对志愿军的军事领导层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审讯结束时,赖勒斯突然提出了一个请求:“先生,我可以提个要求吗?”他的声音低沉,显得有些冷。“什么要求?”审讯官问。“我很冷,能给我一条军毯吗?”赖勒斯小心翼翼地开口。 审讯官考虑了一下,回应道:“你会有一件棉大衣,比军毯还实用。现在,你可以走了。”赖勒斯感激地点了点头,离开了防空洞。这次审讯不仅让志愿军更深入了解了敌方的思维和态度,也为未来的战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赖勒斯的观察虽然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他对志愿军战术和士气的高度评价,也促使志愿军反思自己在战争中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指挥部来说,赖勒斯的表现以及他的言辞警示了他们,在面对敌人时,决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资料:曹建 曹军编著. 《百万大军在朝鲜: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50周年》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