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时任总政主任余秋里中将回乡探亲,弟弟却不愿相见。村长亲自去请也不行,余财发生气地说道:“他当了大官,从不想帮我们兄弟姊妹,还拿我当弟弟吗?” 时间来到1983年5月,江西吉安县坪里村余家老宅前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今天可是个喜日子,原来老余家当大官的哥哥回乡探亲了。 余秋里的三弟一大早就穿上了他最体面的一套衣服,强压住激动的心情,在大门前等待。哥哥当了中央的大官,据说是什么计委主任,什么职位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够大,不仅光宗耀祖,自己这个当弟弟的脸上也有荣耀,戏文上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伯父的当了大官,还能忘了自己的侄子?大哥这次回家指定是来提携侄子们的。 余秋里,小名狗娃子,秋里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还是参加革命后,领导知道他是割完谷子后的秋天生的才给他取名为余秋里。1914余秋里出生于江西吉安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读过两年私塾,识得几个字。 生于动乱年代,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读了两年书后余秋里就辍学劳作,15岁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自此踏上了革命生涯。 1936年长征时,余秋里在转移阵地时为了掩护战友,左臂被敌人的机枪打断,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加上缺少医药,他拖着早已腐烂生蛆的左臂爬雪山、过草地,忍常人所不能忍,到达甘南后才做了截肢手术。 建国后余秋里临危受命,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部长。在组织大庆石油会战时,提出了那句著名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余秋里心中感慨万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巷子,都承载着他儿时的回忆,乡亲们都热情地和余秋里打招呼,余秋里也一一热情回应。 回到家中,亲人间一番嘘寒问暖后,三弟余财发委婉问道:“大哥,你当官那么多年咋没想到给乡亲们办点事呢?”余秋里一听这话,面色顿时严肃起来说:“你们别想从我身上沾光。” 余财发听后,顿时觉得脸面尽失,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大哥太不讲情面了,怒道:“你当了大官,却从不想着帮衬家里,这是拿我当亲弟弟吗?”说完,摔门而去。 余秋里追了出去,认真和余财发解释道:“三弟啊,我当官不是为了给谁谋私利,而是给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如果当官的都想着自己的老家,偏袒自己老家,这和旧时的贪官污吏有什么区别呢,国家不就乱套了,还怎么发展?”余财发细细一也是这么个理,兄弟俩又和好如初。 1999年2月3日余秋里在北京逝世。余秋里是一位坚韧勇敢、严于律己、严管亲属的开国中将。他在战争年代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和平时期又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1《余秋里回忆录》作者简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6-06-11] 2余秋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6-06-11]
1983年,时任总政主任余秋里中将回乡探亲,弟弟却不愿相见。村长亲自去请也不行,
地元历史档案
2025-01-21 15:06:1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