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校尉
《后汉书 崔篆传》崔篆,王莽時為郡文學,以明經徵詣公車。太保甄豐舉為步兵校尉(比二千石,初掌上林苑门屯兵,后掌宿卫兵。《汉书 艺文志》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篆辭曰:“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戰陳不訪儒士。此舉奚為至哉?”遂投劾歸。
阮籍主动求任步兵校尉,(东晋)孙盛《魏氏春秋》“(阮籍)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釀酒,求为校尉。”
步兵校尉不是闲职,阮籍是司马氏觉得可以放心的人,所以才被委以此任。
《三国志 蜀书 季漢辅臣赞》注引《襄阳记》云:“習禎有風流,善談論,名亞龐統,而在馬良之右。子忠,亦有名。忠子隆,為步兵校尉,掌校祕書。”诸葛亮死后,后主不许成都立诸葛亮庙,步兵校尉习隆曾上书劝谏,《三国志 诸葛亮传》裴注引《襄阳记》“言事者或以為可聽立(诸葛亮)廟於成都者,後主不從。步兵校尉習隆、中書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聞周人懷召伯之德,甘棠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鑄金以存其像。自漢興以來,小善小德而圖形立廟者多矣,況亮德範遐邇,勳蓋季世,王室之不壞,實斯人是賴,……”
阮籍不肯为东平相,而为晋文帝从事中郎,后卒为公卿,作劝进表,若论于嵇康前,自宜杖死。颜延之不论此而论涛、戎,可见其陋也。——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