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驳(Hsinbyushin,1736年—1776年),尊号“辛骠信”(意为白象王),缅甸贡榜王朝的第三任国王,他在1763年至1776年间在位。 孟驳是贡榜王朝创始人雍籍牙(Alaungpaya)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继续了父亲的扩张政策,使缅甸的势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范围。当时的缅甸军队取得了多次军事胜利,包括征服了曼尼普尔、若开(Arakan)和部分掸邦(Shan States)。他的最大成就之一是成功地击败了强大的阿瑜陀耶(Ayutthaya)王国,使得泰国北部地区一度成为缅甸的附庸。 孟驳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大力支持佛教,建造了许多佛塔和寺庙,其中包括在曼德勒的著名马哈木尼佛像。他在位期间的缅甸与中国的关系得到了加强,他派遣了使节到清朝朝贡,并且还建立了贸易联系。他的统治标志着贡榜王朝的鼎盛时期,他的军事征服和政治手腕使得缅甸成为东南亚的一个重要强国。 1767年,孟驳攻克了暹罗王都,灭了阿瑜陀耶王朝。但未能长期保有该地,他长期用兵,侵入掸邦和老挝王国,还攻打了印度的曼尼普尔王国。他的势力扩大引来了中国军队的干涉,发展成清缅战争,虽然他四次打退了中国清朝的军队,但实力被大大消耗。 1768~1775年,暹罗人民在吞武里王朝国王郑信的领导下起义,最终把缅甸军队全部逐出暹罗国土。随后到了孟驳去世后,缅甸的势力开始逐渐衰退,贡榜王朝因此面临了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的挑战。 缅甸贡榜王朝的君主
孟驳(Hsinbyushin,1736年—1776年),尊号“辛骠信”(意为白象
太基说历史文化
2025-01-23 02:05:1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