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原惠(化名张荣清),日本福冈出生的日本人,因其对中国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经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凡的战士与友人。1948年,他以化名加入解放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凭借英勇表现屡次立功,最终在抗美援朝的背景下,他的真实身份暴露,成为一个鲜为人知但深刻感人的历史人物。
砂原惠出生于1933年,5岁时随着父亲和母亲来到中国东北。由于日本当时推行“移民”政策,他随家人定居在满洲。与许多同胞不同,砂原惠并未受到家国文化的洗礼,年幼时对中国并无偏见,反而在亲身接触到中国人的善良与勤劳后,他深深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热情与宽容。
1945年日本投降后,砂原惠与母亲成为无国籍的流亡者,辗转逃至辽宁北镇。当地的中国人没有歧视他们,反而接纳他们,地主家为其提供了食宿,砂原惠也开始在农村劳作。渐渐地,砂原惠对中国这片土地和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决心为这片他视为家园的土地奉献自己。
1948年,砂原惠隐瞒身份,改名张荣清,成功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成为独立九团的一员。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他奋勇作战,立下赫赫战功,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与幸福而战斗。
然而,1950年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砂原惠的身份开始暴露。上级询问他真实身份时,他终于坦白自己是日本人,并讲述了自己为何选择归属于中国的原因。虽然按国际惯例,日本人不能参战,砂原惠仍被安排进入东北民主联军航校。由于他掌握双语,他成为了这所特殊航校的关键人物,帮助解决了语言沟通的障碍,协助培训了包括王海、刘玉堤等在内的空军战斗英雄。
1955年,随着中国政府决定遣送所有留在中国的日本人,砂原惠被迫回到了日本。尽管面临政治压力,他依然心系中国,并多次组织日籍退役老兵回访中国。2010年,他带领日籍退伍军人与家属访问中国,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规格接待。
他一直致力于中日友好活动,甚至把自己的公司开设在党的生日,并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作为手机铃声。砂原惠的事迹,既是个人对中国深沉的爱国情怀的见证,也象征着战后两国之间复杂却深刻的历史与情感。
2021年,砂原惠因病去世,享年88岁。纵观他的传奇一生,无论是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还是中日友好的促进者,他都深刻地诠释了“归属感”和“国之情”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