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蒋介石派陈诚担任东北行辕主任,但陈诚的表现还不如熊式辉、杜聿明

麒阁史观 2025-01-23 22:58:41

1947年7月,蒋介石派陈诚担任东北行辕主任,但陈诚的表现还不如熊式辉 、杜聿明。在1948年4月的大会上,东北代表甚至提出“杀陈诚以谢国人”。 在东北连吃败仗的陈诚不愿再去趟浑水,便托妻子谭祥去走宋美龄的关系,谭祥是宋美龄的干女儿,在宋美龄的干预下,蒋介石同意了陈诚的请辞。 1948年10月,蒋介石召见陈诚,提议让其前往台湾的阳明山去养病。这时的陈诚除了一个陆军上将的虚衔,再无重要职务,所以他去台湾的时候,只有妻子谭祥、副官冉广银等几个人陪伴,昔日炙手可热的陈诚,在机场为他送行的人连10个人都不到。飞机到台北后,台北松山军用机场前来迎接的人也不过20人,其中还有一半是好事的记者。 场面看似冷寂,但是宦海沉浮多年的陈诚却很有信心,因为他太了解蒋介石了,蒋突然让他来台湾,肯定必然有后续安排,陈诚猜测蒋介石是准备让他为其经营台湾。 1948年12月29日,蒋介石发布了“总统令”,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之前的台湾省主席魏道明在”总统令“发布前毫不知情,还去视察台北的编练部队。 蒋介石逃台后,在1950年3月,行政院长阎锡山“主动辞职”,接着在蒋的提议下,陈诚顺利当选行政院长。蒋介石到台后,对昔日的老部下大都冷藏,但却将陈诚视为最信任的人。 1954年2月16日,蒋介石又为陈诚造势说:“我认为副总候选人的人选,以陈诚同志为最相宜。”蒋介石都如此说了,底下人自然心领神会,陈诚顺利当选副总统。。 1957年10月,蒋介石又提名陈诚为国民党副总裁,并高票获得通过,此时的陈诚在台湾这个小岛上,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陈诚在台湾期间的心理压力很大,他很清楚自己只是名义上的蒋的副手,实际上蒋经国才是真正的接棒者。陈诚在大陆时期,不仅自己不吸烟,下属吸烟如果被看到也会挨训的,但是在台期间陈诚却染上了烟瘾,一天甚至要抽二三十根。陈诚抽烟倒是不挑剔,只要有的抽啥牌子都行。 陈诚这个行政院长并不好当,虽然蒋介石逃台时运来了大量的黄金,但台湾本省的财政收入还是有限,以这些收入不仅要供养台湾的60万军队,还要保障民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入不敷出的。 公允地讲,陈诚军事能力为人所诟病,但是他的个人廉洁操守及在台湾搞的土地改革,还是有不少亮点的。陈诚在台湾推行“三七五减租”,大大降低了佃农给地主的田租,而且还规定地主必须拿出大部分土地,不以赎买而是以多年加租的形式出让。 台湾的土改搞得是风风火火,地主们大骂陈诚是“贼仔诚”,而台湾的农民则称夸赞陈诚是“阿公”,陈诚在台湾的土改意义很大,这项措施让台湾原本的600多万人,以及从大陆逃台的200多万军民,暂时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 到台后,陈诚一改此前的倨傲,对到台的民国元老和军政前辈都非常客气,他还多次叮嘱手下,对台湾各界名流都要尊敬和礼遇,但是随着陈诚的威信越来越高,蒋介石的猜忌心大气,有时就不免“敲打”几下。 1958年是陈诚六十岁生日,在这一天,陈诚和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王世杰四人一同结伴郊游聚会。不料,蒋经国操纵的报刊上将陈诚等五人同去郊游这件普通的事情,居然比喻为“汉惠帝和商山四皓”,这让陈诚心烦意乱,心情更差了。 1961年,陈诚屡屡出现疲惫不堪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肝脏严重肿大。不久之后,陈诚对身体做了进一步的检查,被确诊患了肝癌。此时的陈诚也意兴阑珊,不愿意再当蒋介石的副手了,他在给大女儿陈幸的信中写道:“ 我身体疲惫不堪,真的不愿意再做了,俗话说当家三年狗都厌,我已经在位置上九年多了,也得罪的人不少,而且我的年纪也大了。” 1963年9月,陈诚要求辞去“行政院长”一职,蒋介石只同意准假一个月。同年11月,陈诚再次以身体原因提出辞职,蒋介石这次同意了。 陈诚辞职后不久,他在美国的子女们都回到探望看望,这是陈诚后半生难得的和家人团聚的时光。陈诚的肝癌扩散得很快,到了1964年9月,病情已经相当严重,蒋介石、宋美龄多次前来看望,并指派医生,但是自然规律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965年3月5日,陈诚病死,年67岁。 蒋介石曾有一句名言叫“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中正指的是蒋介石,辞修就是陈诚,可见蒋介石对陈诚的信任。陈诚病逝后,蒋介石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陈诚遗像上方是蒋介石亲笔写的:“党国精华”四个挽词。 陈诚的肝病和他的心情抑郁有很大关系,他在台期间的压力是很大的,陈诚曾对长子陈履安说:“如果我能够在“总统”(蒋介石)之前先死的话,我就愿意走了。” 耐人寻味的是,陈诚在遗嘱中闭口不提“反攻大陆”,陈诚病逝后,蒋氏父子曾派人让谭祥修改遗嘱,但是被拒绝了。 陈诚病死后不久,周总理在迎接李宗仁回国时,曾谈及陈诚,说:“他是一个爱国的人,只可惜他的身体不好。”

0 阅读:0
麒阁史观

麒阁史观

史明如镜,照亮现实,亦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