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隐姓埋名几十年,研制出高性能的导 弹,有的国家愿意出数亿美元来买。然而,他断然回绝:“我不为钱,只为我的国家不受欺负。” 这个人就是沈忠芳。 1934年,沈忠芳出生于上海。然而,随着淞沪会战的爆发,日军烧杀抢掠的场景如刀子般刺在沈忠芳的心中,他立誓要靠自己的努力报效国家。 1953年,沈忠芳考入北京航 空学院,学习飞行设计。从入学开始,他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制造出自己的飞机,来保护祖国。 1958年,沈忠芳来到航 天集团研究院,成为一名研究员。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他兢兢业业,一直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然而,随着一件事的发生,让沈忠芳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1959年7月,“萨姆-2”一举击落了我方侦察机。这使得25岁的沈忠芳恍然大悟:“再先进的飞机,也赶不上先进的导 弹(以下都称飞弹),只有研制出性能好的飞弹,才不怕别人的飞弹和飞机。” 于是,他在1960年加入到相关部门,成为一名飞弹研究员。也就从此刻开始,沈忠芳下定决心,一定要造出比美国还要先进的飞弹。 然而,虽然有了清晰的方向,但对于沈忠芳来说,飞弹是个新东西?它的原理是什么?怎么上天?在天上又怎么飞?这都是大问题。 不过,没有办法就得放弃么?那肯定是不行的,而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仿制。 于是,沈忠芳等人整日拿着苏联留下的“斯-75”型飞弹,细细研究。从结构,到发射架,甚至一个小小的螺丝,总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后来,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研制出了第 一款地空飞弹,也就是“红旗一号”。 然而,由于经验不足,“红旗一号”的性能并不是很好,其命中率低,易干扰是两个关键问题。 为此,沈忠芳等人特意研制出了反干扰系统,使得“红旗一号”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随后,在一系列工作成熟后,他们又研制出了“红旗二号”,并且在面对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的侵犯时,“红旗二号”更是一发命中,捍卫了祖国的领空。 就这样,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在沈忠芳等一大批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下,我国的国防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进入80年代以后,沈忠芳想研制出一款能打入国际市场的飞弹,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但由于没有启动资金犯了难。 原来,在80年代以后,我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经济建设中,而用于科研的费用越来越少。 不过,一心为国的沈忠芳怎会放弃,他和同事们一起,四处奔波才算凑够了450万。而有了启动资金的他们,一转身便马不停蹄的投入到研制中。 这时,有一些外国人员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找到沈忠芳,表示原意出数亿美元的价买B160的核心技术。 然而,沈忠芳只是摆了摆手,断然回绝道:“我不为钱,只为我的国家不受欺负。” 接着,由于前期研发经费的不足,第 一代和第 二代防控飞弹已经落后,急需研制新型的防控飞弹。 而对于沈忠芳,他则义无反顾的接下了这个任务。他带着团队,又一次扎入到新型飞弹的研制中。 在面对这个难度更高的任务时,沈忠芳这样说:“成功了是集体的,失败了是我个人的。” 在1993,经过两年的努力,沈忠芳等人研制的中远程防控飞弹成功发射。从此,我国防控飞弹进入到国际靠前行列。 2009年 ,75岁的沈忠芳来到国 庆现场,当载着地空飞弹的车辆从长安街缓缓经过时,坐在观礼台上的沈忠芳已是泪流满面。 次年,76岁的高龄的沈忠芳告别了科研岗位。在离别前,他曾这样说:“现在,谁也不敢欺负我们了。” 后来,直到2023年,89岁的沈忠芳被提名为2022年感 动中 国人物之一。至此,他的事迹才被众人所知。 在颁奖词当中,用到了这样一句话来评价沈忠芳:“隐秘而伟大,平凡而神圣。” 是啊,沈忠芳隐姓埋名几十年,一心为国铸剑,从无到有。他们是国之脊梁,是国防当之无愧的奠基者,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
炸出大事了,苏57隐形战机突然被捕获,俄乌爆发激烈海空导弹对抗来源:歪嘴龙王
【6评论】【2点赞】
用户10xxx64
国士无双!收下我的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