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我父亲研究电网方向,买了几本专业书籍。 读了很久,思考很久。 后来他生

就去看看吧 2025-01-24 08:58:00
有段时间,我父亲研究电网方向,买了几本专业书籍。 读了很久,思考很久。 后来他生了一场病,卧床休息一天。 吃晚饭时,他兴奋而又神秘的跟我讲,他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中国目前的电力储存问题。 他还画了一张草图,准备去申请专利,要我保守秘密不要告诉别人。 我当然十分感兴趣,连忙要求看看图纸。 我父亲当然答应。 在昏暗的灯光下,他小心翼翼的把图纸递给我,再三嘱咐我不要外传,我们家发财就靠这个了。 图纸的大概意思是晚上把石头固定好用电运到山上,白天再运下来发电。 电能转化成重力势能储存,清洁环保储量大。 我一看就笑起来,跟他讲,北京已经有水库这样干了。 晚上用电抽水,白天放水发电。 他一想,颓废的躺回床上继续养病了。 后来,我父亲病好了以后,他查到在四川已经有公司用他的思路操作了,这才放弃了发明的心思。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听起来既让人发笑,也让人深思。 说白了,很多“发明家”都有一种错觉:只要自己“灵光一现”,就能改变世界,甚至一夜暴富。 可现实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从来不是靠单打独斗的“妙招”,而是靠长期积累和系统验证走出来的。 父亲的想法虽然朴素,但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却很普遍——很多人并不了解技术创新的全貌,甚至对已存在的技术毫无概念。 想想看,今天我们谈创新,讲究的不只是点子,而是如何从理论到实际,再到规模化应用。 技术上的“新”绝不是简单的概念重复,而是如何在更高维度上优化和整合。 这也提醒我们,普及基础科学素养、让更多人了解技术发展史有多么重要。 毕竟,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真正看到远方。
0 阅读:7
就去看看吧

就去看看吧

孤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