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张大千收到家中来信,得知表姐谢舜华病重,赶回家时却已为时晚,悲痛欲绝的他决定放弃世俗,选择出家当和尚。为了躲避痛苦,他来到松江的禅定寺,向逸琳主持请愿出家,主持同意收他为徒,还为他取了法号“大千”,象征着无限的广阔世界。剃度的日期已定,张大千怀着无欲无求的心态,准备投入佛门。 然而,在师兄们提到“烧戒”的仪式时,张大千产生了强烈的反感。烧戒是佛教传统,源于梁武帝时期,用来区分出家人与囚犯,但张大千认为这与他所信奉的佛法背道而驰。他拒绝接受这一仪式,认为信佛并不需要成为囚徒。即使老师傅和师兄们不断劝说,张大千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最终夜里悄悄逃离了寺庙。 逃离禅定寺后,张大千试图找到一个不要求烧戒的寺庙。最终,他来到了杭州的灵隐寺,然而由于身无分文,与船夫发生争执,不禁让他感叹“穷和尚”的困境。后来,他得知上海有寺庙不要求烧戒,便满怀希望地出发,却在火车站被哥哥骗回四川。家人安排的婚事再一次迫使他放弃出家。 虽然张大千最终未能如愿出家,但这一段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人生和艺术。之后,他的画作中常常融入佛教元素,展现了他对人生、宗教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张大千的故事证明了,人生中的每一步,无论顺境逆境,都成为塑造他艺术与思想的重要一环。
张大千的“出家”之路:艺术与人生的抉择
每日一段历史
2025-01-24 15:43:48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