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一名男子因为在工作时间和上级起了冲突,被领导愤怒之下斥责“滚”!

哈皮的高高 2025-01-24 22:23:38

2024年,上海一名男子因为在工作时间和上级起了冲突,被领导愤怒之下斥责“滚”!这名男子竟然真的以“滚”的方式离开了公司,回家去了,而且接下来的半个月都没有再出现上班,对此,公司做出了决定,不再继续雇佣这名男子,男子对公司的决定表示不服,他先是申请了劳动仲裁,随后还把事情闹到了法院。 参考资料:老板一句“滚”,公司被判赔16万,可见学会尊重员工何其重要.极目新闻.2024-12-17 “滚!”就这一个字,让一家公司老板掏了近16万,你没听错,一个字值16万,比某些限量版数字藏品还贵,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 2024年6月,彭先生估计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在家里收到一封没有公章的《劳动合同解除函告》。 函告里说他顶撞领导、旷工,还给他扣了个“自动离职”的帽子,这起事件的核心,正是那个价值16万的“滚”字,它引发了一场关于职场尊重的法律之战。 这事儿还得从一次公司会议说起,当时公司新领导走马上任,对人事安排进行了一波调整,彭先生对自己的新安排不满意,直接在会上公开反对。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领导哪受得了这种公开diss,当场就拒绝了彭先生的意见,彭先生也不甘示弱,跟领导理论起来,一来二去,火药味越来越浓,最终,领导怒吼一声:“滚!” 彭先生因与领导工作分歧,被领导怒喝 “滚”,他愤而离职。此后两周拒接公司来电,5 月 29 日主动回公司沟通,领导称 “滚” 是气话,却对他能否留任含糊其辞。 不久,彭先生收到无公章的 “自动离职” 通知,愤而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赔偿 18.2 万元,仲裁结果不佳后继续上诉。 一审时,法院因彭先生无 “滚” 等于被开除的证据,认定公司以旷工为由解约不违法;二审则认为公司指令不清,“滚” 字含义不明,公司解约违法,最终判公司赔偿彭先生 15.98 万元。 这场职场纠纷中,“滚” 字成为关键,赔偿金额的巨大转变引人关注,凸显职场沟通与法律界定劳动关系严谨性的重要。 领导随口一句“你给我滚”并不能当真作为正式的离职通知,辞退员工得遵循劳动法,得提前说一声,还得给点补偿,这两样不能少,像“滚”这种情绪化用语,不仅不能达到解雇的目的,反而会把自己送进法律的坑里。 一个简单的 “滚” 字,竟然让企业付出了高达 16 万的巨额赔偿,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一记狠狠砸向所有企业管理者的重锤! 在企业管理中,有些管理者总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将员工当成可以随意拿捏的 “韭菜”,肆意进行 PUA,全然忘了员工也是有血有肉、需要被尊重的个体。 企业管理者们,是时候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了,别再让一个简单的 “滚” 字,变成企业难以承受的代价 。 企业管理者真得好好反思一下,怎么和员工沟通,怎么避免法律风险,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得懂得关心员工心情,打造舒适的工作氛围,给员工成长的空间。 职场不是一言堂,领导也不能为所欲为,彭先生的故事让人看到,保护自己的权益真的很关键。 在职场上,我们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要了解劳动法相关的规定,这样才能在遇到不公正待遇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当然,也别动不动就“开摆”,有效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领导们,也请收敛一下你们的脾气,别把情绪带到工作中。 一个健康的职场环境,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努力,相互尊重,共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滚”字事件再次发生。 工作严重不负责,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给公司带来很大损失,如果员工同时在别的公司工作,影响了自己在本公司的工作,或者公司提出要改正,员工却不同意改正。

0 阅读:57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