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是林则徐告老还乡的这年,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年。还乡时,他需从云南总督任上出发回到福建原籍。途经湖南之时,林则徐的官船停在朱张渡口,特地派人赶往湘阴柳庄,请当地小有名气的“教书先生”左宗棠一叙。 林则徐与陶澍、胡林翼的交往,要追溯到林则徐早年在江苏任官的时候。林则徐是陶澍的下属,陶澍很赏识林则徐的才干和品格,多次提拔他。 而胡林翼又是陶澍的女婿,在陶澍的引荐下,跟随林则徐学习办事。林则徐后来去云南当云贵总督,也请胡林翼去帮衬。 陶澍和胡林翼闲暇时常跟林则徐聊天说地,话题常常围绕着天下大事和人才。陶澍曾在1837年回湖南老家扫墓时认识了当时年仅25岁的左宗棠,一见就觉得这是个奇才。 陶澍还预言左宗棠将来的成就一定在他之上。胡林翼也对林则徐极力推崇左宗棠,称他才华横溢,又有经世济民之志,绝非寻常书生可比。 林则徐听了陶澍和胡林翼的反复推荐,对这个尚未谋面的年轻人早已心生向往。他一直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接班人,来完成自己发展新疆的宏愿。 陶澍和胡林翼的举荐,让林则徐对左宗棠有了很深的印象。在他心目中,这个年轻人很可能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那个人。 1850年初,林则徐的告老还乡之旅途经湖南长沙。他特意绕道来到这里,只为见一个人,那就是当地名不见经传的教书先生左宗棠。消息传开,长沙官员纷纷来拜会这位禁烟名臣,但林则徐谢绝了所有应酬,专程派人去请左宗棠。 左宗棠闻讯赶来,激动之下竟一脚踏空摔入水中。林则徐亲自在船头迎接,安排左宗棠换了衣服,两人就开始漫谈。从白天聊到夜晚,林则徐命人把船停在岳麓山下,继续彻夜长谈。 这次"湘江夜话",林则徐语重心长地跟左宗棠讲起祖国新疆面临的危机。他说沙俄虎视眈眈,时刻觊觎新疆这块宝地。而朝廷对新疆知之甚少,根本没有良策。 林则徐向左宗棠描绘了新疆的富饶,强调它的重要战略地位。他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再亲力亲为。而左宗棠年轻有为,正是他理想的接班人选。 左宗棠也侃侃而谈,分析了新疆面临的困境,提出应该尽快在新疆设省,推行屯田,修筑驿道,加强新疆与内地的联系。他的见解让林则徐十分赞赏。 临别时,林则徐把多年来收集的有关新疆的重要资料、地图都交给左宗棠,并且送上亲笔题写的一副诗联,寄托了对左宗棠的殷切期望。他希望左宗棠能继承自己的遗志,为新疆的发展贡献力量。 左宗棠受宠若惊,连忙跪地接下,表示一定不负林公所托。这次谈话,彻底坚定了左宗棠奉献边疆的信念。从此,开疆拓土,成了左宗棠毕生的追求。 林则徐与左宗棠惜别后不久,林则徐病逝于福州。而左宗棠也快速崭露头角,协助曾国藩创办湘军,建立了军功。同治年间,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 此时新疆局势动荡,英国和沙俄虎视眈眈。左宗棠上疏朝廷,力主收复新疆。他表示愿率军亲征,并命人抬棺陪葬以示决心。 光绪二年,左宗棠率军由陕甘进入新疆。他采取了"缓进急攻、先北后南"的方略,依次攻克了沙湾、古勒扎、乌鲁木齐等城。两年后,清军全面收复南疆。 左宗棠采取招抚与武力并举的策略,安抚了当地民众。他还采纳林则徐当年的建议,设置行省,推行屯田,发展农业与商贸,修筑驿站,加强新疆与内地的联系。 光绪七年,左宗棠率军攻克伊犁,新疆全境重归中国版图。至此,这片广袤的土地再次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左宗棠完成了林则徐的遗愿,也成为民族英雄。 左宗棠晚年回顾人生,感慨林则徐当年的知遇之恩。他在南京祭拜林则徐时写下了名联:"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卅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
1850年,是林则徐告老还乡的这年,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年。还乡时,他需从云南总督
成双影夜色
2025-01-25 19:29:41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