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板垣师团势如破竹,山西岌岌可危。就在这时,晋军旅长姜玉贞接到了阎锡山的命令,让他火速奔赴原平前线。
可此时的姜玉贞,家中正遭遇重大变故,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三个年幼的子女和年老体衰的母亲。面对家破人亡的惨状,姜玉贞心中五味杂陈,但他更清楚,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他不能倒下。
姜玉贞强忍悲痛,带着196旅迅速抵达原平。时间紧迫,他立即组织士兵和百姓筑城防御,白天黑夜地搬沙袋、扛石块,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防线。
10月1日,战斗正式打响。日军火力凶猛,但姜玉贞和他的兄弟们毫不畏惧,用血肉之躯与敌人殊死搏斗。伤亡惨重之下,姜玉贞果断下令撤回城里,死守阵地。
日军偷袭伤兵队伍,姜玉贞怒火中烧,组织敢死队夜袭敌人,虽然伤亡惨重,但士气大涨。就这样,姜玉贞带着部队坚守了七天七夜,直到接到新任务,还得再扛三天。
这三天里,部队人数从五千人锐减到五百人,但无人退缩。最后,姜玉贞下令突围,自己却留在原地,为战友们争取逃跑的时间。他的英勇无畏,为忻口防线争取到了宝贵的布阵时间,也为忻口会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场仗,悲壮而带劲,姜玉贞和他的兄弟们用生命捍卫了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