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年,松赞干布病逝,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当这件事情传到唐高宗李治耳中时,李治大发雷霆,立即派人前去接文成公主,没有想到文成公主宁愿寡居都不愿意回到大唐。 ??当年文成公主是为了唐朝和吐蕃两国的和平而来,现在松赞干布死了,她的使命却还没终结。 ??按照吐蕃习俗,丈夫死后,其妻要为了丈夫殉葬,地位越高身份越尊贵的吐蕃家庭,就越会遵守这条亘古不变的规矩。 ??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已经西去,继位的唐高宗李治听说这事,赶紧派大臣来到吐蕃要把文成公主接走,他怎么会允许大唐公主成为别的政权的殉葬之人呢,这可是有关他整个国家的脸面问题。 ??于是唐朝大臣火急火燎的赶到吐蕃,他生怕自己在路上耽搁了时辰,让文成公主真的被那些野蛮人真的扔到了坟地里。 唐朝大臣一路快马加鞭,终于赶到吐蕃王庭。他顾不上一路的疲惫,径直求见文成公主。当见到文成公主时,只见她虽神色憔悴,但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决然。 大臣急忙行礼,恳切说道:“公主殿下,陛下心系您的安危,特命臣前来接您回大唐,远离这等野蛮规矩。”文成公主微微摇头,目光望向远方,缓缓说道:“我虽感激陛下挂念,但我既已为吐蕃之妇,便要尽我所能维护两国和平。松赞干布虽逝,可我与吐蕃百姓相处多年,深知他们对和平的渴望。若我此时离去,恐吐蕃上下对大唐心生不满,多年来两国的和平局面恐难维系。” 大臣听后,心中既敬佩又担忧,劝道:“公主深明大义,可殉葬之事,实乃有违人伦。陛下不愿见公主受苦,还望公主三思。”文成公主轻轻一笑,眼中满是温柔与坚定:“我已思虑良久,决定留在此处。这些年,我教吐蕃百姓耕种、纺织,传播大唐文化,他们对我也颇为敬重。如今,我愿以寡居之身,继续为两国友好往来尽力。” 大臣无奈,只得如实将文成公主的决定回报给唐高宗。李治听闻后,心中感慨万千,既为文成公主的深明大义所感动,又为她的处境感到担忧。他下令赏赐了文成公主许多珍贵的财物与典籍,以表对她的支持与关怀。 此后,文成公主依旧留在吐蕃。她继续致力于传播大唐文化,促进吐蕃的发展。她在吐蕃建立学堂,教导吐蕃子弟读书识字;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百姓提高收成。吐蕃百姓对她愈发爱戴,尊称她为“阿姐甲莎”,意为“来自大唐的姐姐”。而文成公主的坚守,也使得唐朝与吐蕃在松赞干布病逝后的动荡时期,依旧保持着相对和平友好的关系,为两国的交流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650年,松赞干布病逝,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当这件事情传到唐高宗李治耳中时,李治
翀水流年长
2025-02-18 17:33:16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