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敌人将14岁的周银海押到晒场,准备放狼狗咬他。没想到狼狗刚逼迫周银海,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1-27 17:32:57

1947年敌人将14岁的周银海押到晒场,准备放狼狗咬他。没想到狼狗刚逼迫周银海,敌人就气得大叫起来,狗也夹着尾巴退了回来。 周银海,1923年生于江苏靖江的侯河乡幸福村,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尽管家境贫寒,他的童年并不平凡。 年轻的周银海在父母的教导下早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家中依赖种地主的租田维持生计,生活捉襟见肘。 为了帮助家里度过难关,周银海从小便承担起了许多家务活,甚至为生计挖些野菜充饥。即便如此,他依然怀揣着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 1940年,随着新四军东进,周银海的家乡迎来了变化。这不仅意味着战争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牺牲,也为他提供了走向新生活的机会。 随着家乡的解放,周银海终于有机会入学读书,并接受了革命教育。那年,乡里成立了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银海热情洋溢地报了名,成为了儿童团的一员。 从此,白天上学,晚上参与革命活动,站岗放哨,进行必要的巡逻和防范工作。他的表现一直很出色,得到众多领导的认可。 土地改革在周银海的家乡展开,那时,家乡的8大家地主依旧嚣张,剥削农民,极尽残忍。 周银海在儿童团员的带领下,参与监视这些地主,并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一场针对地主的斗争大会上,他和其他儿童团员一起高喊口号,激发了群众的斗志和热情。 那时的周银海,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少年,而是成为了家乡变革和抗战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然而,局势并不总是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1947年,国民党整编第四师开始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 周银海在侦察中发现了这一情况,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 他当机立断,冒着生命危险,及时将消息传递给正在秘密开会的乡干部,让他们紧急转移。 为了掩护乡干部安全撤退,14岁的周银海决定挺身而出,主动引开敌人的注意力。 他身手敏捷,机智过人,灵活地躲避着敌人的追捕。 然而,面对训练有素的国民党军队,周银海最终还是落入了敌人的手中。 敌人把周银海押进了团部大院,对他进行严刑拷打,逼迫他交代共产党干部和家属的下落。年仅14岁的周银海面对凶恶的敌人,毫不畏惧,大声呵斥:"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们这些狗腿子,我是不会说的!" 敌军营长闻言大怒,下令士兵对周银海施以酷刑。他们强迫周银海跪在地上,用木棍压着他的双腿,企图以此击垮他的意志。 剧烈的疼痛让周银海几度昏厥,但每次被冷水泼醒后,他依然坚贞不屈,一言不发。 见周银海如此顽强,敌人又拿出了老虎凳,把他牢牢绑在上面,然后一块块地加砖码。随着砖块越堆越高,周银海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几度昏死过去。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没有屈服,没有出卖任何人。 眼看周银海的意志无法动摇,敌人气急败坏,把他押到晒谷场,打算将他活活咬死。丧心病狂的敌人松开狼狗的绳索,示意它们扑向周银海。但出乎意料的是,周银海并没有躲闪,而是直面凶猛的狼狗,用凌厉的眼神瞪视着它们。 周银海大吼一声:"狗东西,给我滚开!别以为你们能吓倒我!"他的气势竟然镇住了狼狗,它们仿佛感受到了周银海的无畏,竟然夹着尾巴,乖乖退了回去。 第二天,敌人将村民们集中在晒场上,要求周银海公开指认共产党干部和家属。 然而,周银海却大声呼喊:“乡亲们,解放军一定会打败反动派!” 面对敌人愤怒的反应,他依然坚韧不拔,毫不低头。敌人毫无办法,只得放出狼犬,恶行至极,用狼犬撕咬周银海的肉。 即使如此,周银海依然保持着不屈的斗志,直到最后时刻,他仍未屈服。 敌人的暴行最终以周银海的牺牲告终。年仅14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他的英勇事迹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广泛传播,但解放后,靖江文教科将《儿童团长周银海》编入了当地小学的语文教材。 通过这篇文章,周银海的事迹被一代代年轻人铭记。 他不仅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也成为了全国革命斗争精神的象征。 然而,周银海的精神永远都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他宁死不屈的壮举,他临危不惧的勇气,他为了保护乡亲们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怀,都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周银海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周银海的牺牲,不仅反映了一个青年在艰难岁月中为革命事业挺身而出的精神风貌,也凸显了战斗在基层的共产党力量对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 即使年纪尚轻,周银海的坚持和勇气,依然成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奋勇向前、为国家解放与民族独立不懈努力的写照。

0 阅读:89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