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1副营长误入敌营。折返已来不及,他索性正了正衣帽,昂首阔步走进去,问道:你们长官在哪,带我见他!
抗战进行到1943年,我军和和日军已进入相持阶段。
然而,在皖江根据地,新四军2师6旅16团正面临双重压力:前方是凶残的日伪军,背后则是国 民 党(蒋军)的频频挑衅。
在当时,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关键时刻,可蒋军第8游击纵队等部却屡屡制造摩擦,甚至调转枪口进攻新四军根据地。
11月,蒋第8游击纵队集结2000余人,携火炮等重武器,向皖江根据地发起突袭。
战斗一触即发,新四军16团奉命坚守磨盘山阵地,与敌激战一昼夜。
情况不妙的是,双方装备的悬殊让战局陷入被动,蒋军炮火猛烈,我新四军伤亡惨重。
为保存实力,16团被迫撤离磨盘山。团长望着硝烟弥漫的山头,眉头紧锁:“硬拼非良策,须以奇袭夺回主动权!”
奇袭的任务落到了1营副营长肖选进肩上。
肖选进,这位出身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老兵,曾在数十倍敌人的围剿中幸存,其胆魄与谋略已非常人。
在接到夜袭命令后,他二话不说:“我带两个连,必搅得他们人仰马翻!”
夜色降临,肖选进率部悄然逼近敌阵。然而,这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官却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的事--他竟决定独自摸到前沿侦察,不慎误入顽军阵地!
肖选进心想:此时要是折返,定会引起敌人怀疑,不如……
于此同时,几名哨兵也发现了他,枪口瞬间对准这位“不速之客”。
千钧一发之际,肖选进非但不退,反而早已准备好,正了正衣帽,昂首阔步走向敌哨,大声呵道:“你们长官在哪?带我去见他!”
肖选进的气势,吓得哨兵猛一哆嗦。哨兵怀疑此人来头不小,说不定是军官,于是带着他就引到第8游击纵队2支队队长郑其昌面前。
此时的郑其昌,正沉浸在占领磨盘山的美意中,在指挥部悠哉乐哉。见肖选进孤身而来,他面露狐疑:“你是何人?”
肖选进面不改色:“528团1营营长,奉命前来支援!”
“支援?”郑其昌闻言嗤笑:“他们早被我们打跑了!不需要了”
谁知,肖选进仍故作严肃:“可是,我们又发现了共 军踪迹,恐怕会有夜袭之险!”
郑其昌本不在意,但看到肖选进的态度,也疑虑了三分。
见对方半信半疑,肖选进顺势提议:“支队长若不相信,可随我亲往查探。”
郑其昌急于立功,在肖选进的一番劝说下,仅带两名卫兵便随肖选进前去巡视。
很快,三人行至一处山坳,郑其昌问道:老兄,人在哪呢?
下一秒,肖选进突然高呼:“动手!”
霎时间,再此埋伏已久的新四军战士如神兵天降,一股脑将郑其昌团团围住。
郑其昌一看衣服,顿时明白:上当了!
这位骄横的支队长顿时瘫软,颤声求饶:“别开枪,别开枪……我投降!”
肖选进冷笑了一声,随即便开始突破。在得到确切情报后,肖选进连夜调整部署,率部直扑敌营。
是夜,喊杀声响彻山谷,新四军在肖选进的部署下以灵活战术分割包围,激战五小时歼敌560余人,缴获枪450余支,一举夺回磨盘山。
残敌见大势已去,只好仓皇溃逃,皖江根据地转危为安。 此一战不仅重创顽军,更彰显了新四军“以智取胜、以少胜多”的作战精髓。肖选进的名字随之传遍全军。
肖选进,他拥有过人的智谋,独闯敌营,沉着冷静,不仅扭转了战局,还智取了磨盘山,书写了“擒贼先擒王”的经典战例。
历史长河奔涌,那些像肖选进一样,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身影,终将化作星辰,永远照亮这片土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