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春,陈明仁率国民党71军进入东北。李明灏劝说陈明仁不要为蒋介石卖命,但当时的陈明仁仍执迷效忠。1947年6月,陈明仁率71军防守四平,战后因防守有功,升任第7兵团司令。 陈明仁升任兵团司令后,在派人前往长春筹备设立兵团司令部的同时,他自己则请了探亲假,回到湖南家乡酷陵探亲、祭祖扫墓。 这时,参谋总长陈诚来到东北接替熊式辉的东北行辕主任一职,陈诚到任不久,对东北国军将领开始大换血,同时向蒋介石建议取消东北保安司令这个机构。结果导致后来在上海养病的杜聿明莫名其妙丢失了职务,一直赋闲到了1948年徐州剿总设立时,才被蒋介石再次起用。 陈诚到了东北后,陈明仁遭殃了。国民党辽北省主席刘翰东向陈诚告陈明仁的状。说陈明仁嚣张跋扈,看不起辽北的官员,在四平之战中,将美军援助的粮食拿来构筑工事等等,刘翰东还借机将此事广为散布,导致美军军事顾问也向蒋介石提出抗议。 于是,陈诚决定拿陈明仁开刀,在报请蒋介石同意后,将陈明仁撤职查办。不过虽然撤职了,但是查办却没有进行下去,因为这个事情的处理实在是无法服众。后来在何应钦及其他黄埔一期将领的说情下,陈明仁被安排了一个总统府中将参军的闲职。 事实上,刘翰东属于恶人先告状,当时他在辽北私自囤积大量粮食,其中不少是美援物资,都被他据为己有,堆放在四平街火车站铁道两旁,这些粮食被炮火击后燃烧,损坏多半。四平战后,居民缺食,士兵缺粮,他们在烧毁的粮食堆中,将尚可食用的拿去食用, 陈明仁默认了此事,下令部队不要阻止,这就使得刘翰东囤积的粮食消耗殆尽,他自然怀恨在心,要置陈明仁于死地。刘翰东和陈诚是保定军校的同学,在陈诚的关照下他后来还成了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委员,不过在1948年2月陈诚离开东北后,接替陈诚的卫立煌马上将刘翰东撤职。 这次免职对陈明仁打击极大,在南京赋闲期间,他脱去军装,穿上长袍,留着胡须,每天与儿孙们游玄武湖、灵谷寺、栖霞山、燕子矶、中山陵等地,他最喜欢到中山陵和廖仲恺的墓园,家人们常与他陪客人在那儿照像。这段时间里陈明仁由于心情不舒畅,还经常饮酒。他的酒量也是闻名的,一次饮一瓶贵州的茅台酒也不醉。有时到朋友家,高兴时喝得酩酊大醉而归,由副官背他下车。陈明仁酒风极好,醉酒后从不乱讲话,只是昏昏入睡。 1947年夏,李明灏(是陈明仁在广州讲武堂的老师)突然来到南京,住在陈明仁家中,李明灏劝说陈明仁要认清形势,不要再迷信蒋介石了,有机会争取回湖南与程颂公(程潜)共商保卫家乡的和平大计,此时的陈明仁清醒了,思想也趋于进步。 到了1948年夏,国民党军在各大战场不断溃败,先是一个师接一个师被解放军吃掉,到后来则是一个军接着一个军被吃掉。此时的蒋介石,又想起陈明仁这个能打仗的虎将了,他没有亲自出面,而是让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邀请陈明仁出山,胡宗南托人带来亲笔信及一大笔路费到陈明仁家中,陈明仁婉言拒绝。不久后,杜聿明出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他亲自来到陈明仁家中,邀请陈明仁去第二兵团当副司令官,但是也被陈明仁拒绝了。 9月,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在征得蒋介石的同意后,让陈明仁到武汉就任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 白崇禧起用陈明仁,一是因为陈明仁能打仗,曾在东北视察过军事的白崇禧对此有深刻印象,二是被免去兵团司令的陈明仁心中对蒋介石不满,因此白崇禧用着放心。 蒋介石很痛快地同意了白崇禧对陈明仁的任命提议,他认为陈明仁怎么说也是黄埔一期生,去华中也可以牵制白崇禧。但是,此时的陈明仁已经不再对蒋介石愚忠了,在李明灏、温汰沫以及刚由东北解放区被释放回来的陈明信(陈明仁的弟弟)的影响下,陈明仁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答应了白崇禧的邀请,于1948年10月到武汉重掌军权,暗地则和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程潜秘密联系,筹划湖南和平起义。 在陈明仁离开南京前往武汉任职前夕,蒋介石为笼络他,两次接见陈明仁。第一次见面,蒋介石先是安抚一番,接着问陈明仁在南京修的房子修好了没有。 陈明仁直言说:“这一年多来坐吃山空,佣人都被辞退了,哪有钱修房子。” 蒋介石面露尴尬,说:“没有钱怎么不早点告诉我?”接着,交待他的侍从送一笔钱给陈明仁以示慰抚。 在离开南京时,陈明仁又去向蒋介石辞行,刚到,就发觉蒋介石心情很不好,不知为了什么事正在发脾气,拿宋美龄养的狗出气,差点连茶杯也摔坏了。蒋介石见陈明仁来了,才改变面容,招呼陈明仁坐下,言语上又是勉励一番,最后叮嘱说:“到武汉白崇禧那儿后,要多与南京方面联系,你要以保卫四平街的精神,保卫武汉三镇。” 蒋介石这话就说得有点意思了,他让陈明仁拿出当年守四平的精神,当年四平陈明仁是守住了,可是却落了一个撤职查办的结果。蒋介石如此用人的方式,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就陈明仁而言,这反而促使他选择了光明。
1946年春,陈明仁率国民党71军进入东北。李明灏劝说陈明仁不要为蒋介石卖命,但
酒馆茶色
2025-01-27 23:49:21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