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在北洋武卫右军当兵的时候,是出了名的的老实人,但是,老实人有时候也会做出不

酒馆茶色 2025-01-27 23:49:26

冯玉祥在北洋武卫右军当兵的时候,是出了名的的老实人,但是,老实人有时候也会做出不老实的事情。有一天,冯玉祥所在的第三营左队从野外收操回营,路过营市街的时候,街旁有一个倚门卖笑的女人,冯玉祥用左手向那女人指了一下。与冯玉祥同列的还有三个人,都没看清指了那个女人的究竟是谁。 回到营内,这个事情不知道为何被哨长知道了,他命令冯玉祥和同列的其他三个人一齐出列,问是谁指了那个女人?冯玉祥立即供认不讳,但是哨长认为冯玉祥是个老实人,不信是他所为,还以为是他替人顶过,反而严厉斥责与冯玉祥同列的那三个人,当然那三个人都不会承认。于是,哨长喝令那三个人跪下,冯玉祥马上也陪着跪了下去。事后冯玉祥向那三个同列的人再三陪不是,道歉了事。 武卫右军的袁世凯练的新军,袁世凯的卫队,被称为“小队子”。袁世凯喜欢身材魁梧的大个子,他的卫士身高差不多都在一米八以上。这些大个子都是从各部队里挑选出来的。冯玉祥身高约一米九,是有入选资格的,但也只能站到第三排,还站不到头两排。 有一天,袁世凯亲自到第六镇挑选“小队子”,冯玉祥非常想去,但由于军官们都觉得他为人老实可靠,勤奋好学,能吃苦耐劳,在他所在的那个营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兵,所以管带和哨长都想把他留在营里当个小头目,而不愿让他被挑走。因此,在袁世凯挑选的时候,带和哨长们把冯玉祥藏了起来,不让他去应选。当时冯玉祥还为此事大哭一场,毕竟能跟随袁世凯那可比在营里当兵有前途的多。 冯玉祥从行伍出身,由普通士兵升到正目(班长),由正目又升到哨长(排长),当时北洋第六镇的统制(相当于师长)段祺瑞,为人相当比较开明。后来第六镇内出了一个哨官(连长)缺,段祺瑞就命全镇的哨长举行考试,择优提升,结果,冯玉祥名列前茅,升任了哨官。 不久,第六镇内又出了一个帮带(相当于副营长)缺,段祺瑞又命全镇哨官举行考试,结果,又是冯玉祥名列第一。当时第六镇的军官,行伍出身者占少数,大部分是军官学校毕业和留德、留日的军官学生。考试科目,无非是典、范、令和初级战术,那些军官学生出身的人,大都是些纨绔子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他们不会下功夫准备考试。而冯玉祥则本着“人一能之己十之”的精神,努力不懈地学习,且在实践运用上有着丰富的经验,那些军官学生是无法考在他前头的。因此,当时第六镇流传着“冯玉祥气死留学生”的说法。 1903年2月,袁世凯奏请开办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兵官学堂、陆军大学堂,进行正规军事教育训练。后于保定东关外,建成“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陆军大学前身),同年8月,学堂开始第一届招生。当时的报考条件是:第一,年龄在30岁以内;第二,曾在国内外军官学校毕业一年半以上、现任军官者;第三,或曾服军役二年以上、管带以下、哨长以上之军官,确有现职底缺者、均得报考为学员,修业期限为三年。 冯玉祥虽是行伍出身,却完全合乎报考条件的第一、三两项,而且确有把握能考得上。但在报名时,那些国内外军官学校毕业生出身的人们,忌妒心切,说冯玉祥不符合报考条件的第二项,坚决不让冯玉祥参加考试。其实,报考条件明确规定,除第一项以外,合乎第二、三两项之一者均得报考,那些军官学生只是无理取闹而已。而冯玉祥由于势孤力单,终于未能参加考试,未能进入当时国内的最高军事学府深造,引为憾事。 这件事对冯玉祥影响很大,当时他曾对着那班军官学生发誓说:“今天你们不让我上陆大,将来我要自己办个陆大!” 1923至1925年,冯玉祥任陆军检阅使在南苑练兵期间,虽未另办陆大,却办了一个性质和内容基本上和陆大相似的“高级军官教导团”,以陆大的老前辈段祺澍为团长,以陆大毕业的刘骥、熊斌、王乃模、崔正春、高震龙等为教官;学员则是选拔出来的优秀的团、营、连、排长。 1928年,陆军大学根据冯玉祥的提议,除原有的正规班之外,开始添设“特别班”,专招收中将以下、中校以上而未上过陆大的现职军官,加以补习,学习期间也是三年,不论出身是行伍还是国内外军官学生,均可报考。后来,冯同他的西北军旧部高级将领鹿钟麟、石敬亭、张维玺、孙良诚等,进入陆大特别班第三期学习,冯成了正式的陆军大学学员了。 所以冯玉祥自己虽然没有办成另一所陆军大学,但他昔日要办陆军大学的誓愿,基本上也算实现了,冯玉祥也非常重视给普通士兵扫盲,这在当时的军阀中也是属于凤毛麟角的。

0 阅读:20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57

用户10xxx57

5
2025-01-31 21:20

事实证明,凡看上去老实的人,往往最不老实!千万千万不能表面看人。不在一起生活几年几个月,根本不可能了解一个人。

酒馆茶色

酒馆茶色

喝一杯浊酒,品一杯清茶。 读一个故事,睡一觉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