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老山战场上,越军离我方的弹药库越来越近。而在这危急关头,其中一位战士

酒馆茶色 2025-02-05 20:42:44

1987年,老山战场上,越军离我方的弹药库越来越近。而在这危急关头,其中一位战士急中生智,竟干掉了15名越军。 这位战士叫王高银。由于要补贴家里,于是王高银从小就不得不跟随家人下田。而这日复一日日的劳作,也让王高银练就了一个健硕的体魄。 平日里,同伴们还经常给他开玩笑,说:“高银,你这样壮实,去当兵肯定没问题。” 而事实也正是这样,王高银在18岁的时候入伍。由于身体健壮,身上都是腱子肉,他在军营里的各项考核都很靠前,很快便从士兵升为了班长。 后来,王高银所在连队的排长不幸牺牲。而上级见王高银不仅身体素质好,头脑还灵活,于是决定让他来顶替。 1987年,王高银他们排接到了收复老山的任务。而面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王高银没有犹豫,立马就拉着连队上了前线。 此外,他还向上级请示,要去很危险、很艰苦的54号高地驻守。 对于54号高地,它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在两军的交界处,有时候这边说话,那边就能听见。 另外,越军为了自己利益,还在54号附近的水域实施了化学手段,以至于附近的水没有办法做饮用水。 王高银他们没有办法,只能各自带一个水壶,实在渴的不行了,才抿上一小口。 所以,面对着这样困苦的条件,54号高地也素有“80年代的上甘岭”之称。 随后,由于这个地方离敌人太近,王高银决定轮班值守,防止敌人偷袭。但双方处于这样的唇齿关系,又怎会没有冲突呢? 一天夜晚,王高银带着几个人放哨,当走到一个猫耳洞的时候,决定休息一下。谁知,当坐下没多久,就听见有位士兵前来报告,说后方有轻微的响动。 王高银听后一跃而起,带着士兵就开始侦查。果不其然,确实有一小队越军,正趁着夜色向高地走来。 王高银先告诉士兵不要妄动,而他自己则悄悄摸出两颗手榴弹,随后拉开保险,凭借着自己的大力气,手臂一挥,朝敌人扔去。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一名越军被炸死,而接下来,就是双方激烈的交锋。 不料,就在王高银他们压着敌人打的时候,突然,一个炸药包飞了过来。猝不及防间,王高银也被产生的气浪掀晕了过去。 随后,当战友们叫醒他时,越军也正趁着慌乱来到通道口。于是,王高银赶紧带领着战士迅速展开反击,这才将越军挡在了通道口外。 可让王高银想不到的是,这次越军是有备而来。不一会,越军就准备了反击,这次还带着喷火器。 喷火器所到之处,烟火丛生,王高银他们没有办法,纷纷退到了猫耳洞中。 战事陷入困境,敌人的火势越来越猛,并且不远处就是我方的弹药库,如果波及到,那后果不堪设想。一想到这,大家的心顿时都提到了嗓子眼。 不过,就在这危急时刻,王高银突然发现,敌人的喷火器范围虽广,但距离不够长,相比之下,手榴弹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于是,他急中生智,拿出几颗就开始招呼。而战友们看到后也纷纷效仿,抬来了一筐准备送给越军。 片刻过后,王高银的这一番操作果然起作用了,越军因受不了我方的压力,都纷纷向后退去。随后,一直到天亮,敌人也没有再发动进攻。 也就是在这一晚,他们一共干掉了15名越军。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越军又先后发动了21次袭击,但都被我方战士的顽强抵抗给打退了,而这重要的54号高地则被我方牢牢守着。 战斗结束后,上级念王高银的英勇表现,赐予他“一等功”,并且还将他保送到石家庄陆军学校去学习深造,毕业后一直在军队服役。 现如今,王高银已经退休,过着自己幸福的生活。在平日里,他经常运动,钓鱼,旅游,还是像当年那样充满热情。 王高银,不畏艰险,主动承担艰巨任务。后面对敌人的疯狂反扑,他冷静思考,有勇有谋,为后来老山战役的胜利做了贡献。他是实实在在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佩。同时也祝愿王高银未来的生活过得开心,幸福。

0 阅读:0
酒馆茶色

酒馆茶色

喝一杯浊酒,品一杯清茶。 读一个故事,睡一觉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