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3日,蒋介石对门外看守他的卫兵朱子明说:“你有钱吗?借我两毛钱

史行途 2025-01-30 23:15:51

1936年12月13日,蒋介石对门外看守他的卫兵朱子明说:“你有钱吗?借我两毛钱,买点儿糖,这水喝不下。” 自12月12日清晨蒋介石被东北军抓住关押后,前两天他都拒绝吃饭,但是却不排斥喝水。13日下午,蒋介石喝不下去白开水,于是想到喝点儿糖水。 此时,在门外看守的卫兵是朱子明。蒋介石问朱子明:“你有钱吗?借我两毛钱,买点儿糖,这水喝不下。” 朱子明马上向王志屏报告:“副班长,委员长要糖呢,喝不下去水。” 王志屏又立即向副官王成仁报告,王成仁说:“糖?厨房里还不有的是?拿些送去就是了。” 王志屏到厨房拎来一大包糖,足有二十斤重,交给朱子明送了进去。只听蒋介石大声说:“借你两毛钱买糖是私人关系,你拿这么多糖来干什么,这种糖我不吃,拿走,拿走!” 蒋介石坚决不吃。王志屏把这件事情报告给王成仁,王成仁说:“你这个娃这么笨,你不会找个纸片包一点儿给他,说是自己掏钱买的就行了。” 于是,王志屏用纸包了一点儿糖,交朱子明送过去。蒋介石果然不再说什么,兑上水喝了。看来,蒋介石虽然绝食,但依然知道如何保命。他其实是静观其变,在等待机会。 这天,西安绥靖公署特务营营长宋文梅给蒋介石买了一件驼色的毛衣和驼色的毛袜子。蒋介石把毛衣穿上,当穿袜子时,看到袜子是红色时,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张学良认为绥署大楼来往人员复杂,蒋介石关在这里难免不发生危险,于是委托邵力子去劝说蒋介石换一换生活环境。 邵力子说:“陕西将领高桂滋在西安有一幢洋房,没有住人,离张学良的住所也近,委员长搬过去后,也便于照顾。” 蒋介石拒绝说:“如果张汉卿不能让我回洛阳,我就死在此处!你可以把这原话告诉他。” 为让蒋介石搬家,张学良又派东北军师长刘多荃去见蒋介石,但遭到拒绝。 深夜,张学良找来卫队营长孙铭九说:“我想把委员长搬到咱们这里来住,刘师长去请,他不肯来。我看你与他对付得很好,你去一趟吧。想办法请他一定搬到这边来。” 孙铭九到新城大楼与宋文梅一起步入房间。刚举手敬礼,还未开口,蒋介石就厉声问:“你这么晚来做什么?” 孙铭九说:“副司令请委员长搬家,命令我来接委员长。这里不舒适,副司令公馆旁边的新房很清静,请委员长起来同我一起走吧!” 蒋介石拒绝说: “我不去,我不去!这样晚了,你来干什么?” 孙铭九跨步上前说:“请委员长起来走吧,晚间外边无人,方便些。” 说了半天,蒋介石还是不去。孙铭九估计,此时蒋介石一定是误解了,以为是想利用黑夜间把他拉出去枪毙。孙铭九眼看不好再勉强行事,便后退一步说:“既然委员长不愿意搬,我回去报告副司令一下。” 蒋介石看孙铭九退了一步,也松了口气说:“好,好!你快回去吧。” 12月14日中午,张学良又亲自来劝说蒋介石搬家。蒋介石一口拒绝张学良的好意,这时张学良突然递过一纸电报,原来是张学良的前顾问端纳从南京拍来的,说他即将来西安看望蒋介石。 蒋介石看到端纳要来的消息后,脸色露出喜色,对张学良说:“马上安排他见我! 12月14日下午4时,端纳和黄仁霖才抵达西安。4时30分左右,他们被直接送到张学良在金家巷的张学良公馆。 黄仁霖是宋美龄留美时的同学,后来因深受蒋介石夫妇的信任而被任命为励志社总干事。励志社就是主管军事委员会招待所的,当上励志社总干事后,黄仁霖就替蒋介石夫妇招待、宴请宾客以及举行典礼,类似于侍从官和管家。 黄仁霖这次随端纳来,是替宋美龄打探消息,看蒋介石是否还活着的。 端纳原本是张学良的外国顾问,后来因张学良一度下野,端纳重操旧业,南下宁沪重新当报人。后来,南京方面聘用端纳,让他有了记者身份,后来他常与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来往,从而成了朋友,继而也成了蒋氏夫妇的私人顾问。 端纳和黄仁霖在张学良公馆稍事休息后,张学良带着端纳去见蒋介石,黄仁霖则被留在张公馆的门房。张学良清楚,端纳汉语口语流利,与蒋介石对话无须黄仁霖居中当翻译。宋美龄让黄仁霖以翻译的名义来,就是想向蒋介石秘密交换意见。 端纳见到蒋介石后,开门见山地提出要蒋介石迁移问题:“此间起居,实太不便,务请珍重身体,另迁一处。” 在一旁的张学良,也趁机说:“只要委员长肯搬来与端纳同住,那此后一切事情,都好商量。” 见张学良一再表明此举只是为安全出发,加上端纳在一旁的劝告,蒋介石这才详细搬迁地方不是为了害他,于是便同意搬到新建成的高桂滋公馆,并接受了恢复三餐进食的劝告。 当晚,在与张学良见面后,端纳致电南京,表示张学良有意请孔祥熙和宋美龄一道来西安。 蒋介石搬到高桂滋公馆后,看守的卫兵全部换成了东北军,张学良也每日前来询问饮食起居。由此可以看出,张学良发起“西安事变”,其出发点就是为了逼蒋抗日,并不想伤及蒋的性命,他所做的一起都是从大义出发的。

0 阅读:2
史行途

史行途

不急不躁,安然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