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0日,欧洲央行在德国法兰克福总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再次下调25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继2024年6月开始降息以来的第5次降息。 这个会引起我国人行春节假期上班后即跟进降息吗? 深度思考18秒后回复(思考见图): 中国央行是否会在春节假期后跟进降息,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国内经济基本面** - **增长与通胀**:若当时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如GDP增速放缓、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消费疲软等),且通胀(CPI/PPI)处于低位甚至通缩风险,降息可能性较大。反之,若经济企稳或通胀回升,政策可能保持观望。 - **政策目标**:2025年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强调“稳增长”,且此前工具(如定向降准、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全面降息可能成为选项。 2. **国际环境联动** - **资本流动与汇率**:欧洲央行连续降息可能导致欧元贬值,人民币被动升值压力上升。若出口部门承压或跨境资本流出加剧,央行可能通过降息缓解汇率压力,但需平衡资本外流风险。 - **美联储政策**:若美联储同期维持宽松(如已结束加息周期或开始降息),中国政策空间较大;若美联储仍在紧缩,中国央行可能更谨慎。 3. **货币政策独立性** - 中国央行历来以国内经济为主导,不会机械跟随海外央行。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中国并未完全跟随全球“大水漫灌”,而是采取适度宽松。 - 若国内金融风险(如房地产债务、地方城投债)可控,且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可能优先使用结构性工具而非全面降息。 4. **时间窗口与市场预期** - **春节后操作惯例**:春节后常面临流动性调整(如现金回笼),央行可能通过MLF/LPR操作传递信号。若市场已提前预期降息(如媒体吹风、政策层表态),跟进概率较高。 - **政策协同性**:若财政政策(如专项债发行、基建投资)需货币宽松配合,降息可能成为组合拳的一部分。 5. **历史参考** - **2014-2015年欧央行宽松周期**:中国央行在2015年跟进降息,但主要因国内经济失速(股市震荡、产能过剩)。 - **2020年全球降息潮**:中国央行保持定力,仅小幅下调政策利率,更多依赖定向工具。 结论 若2025年初中国经济面临显著下行压力,且外部环境(欧美宽松、人民币升值)倒逼政策调整,**春节后跟进降息的可能性较高**(尤其是下调LPR)。反之,若国内经济韧性较强或金融风险上升,央行可能优先使用其他工具(如再贷款、定向降准),而非立即降息。最终决策需观察春节前后发布的关键经济数据(如1月PMI、四季度GDP)及政策层公开表态。 [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请关注我,聊聊你与Al不同的看法。
2025年1月30日,欧洲央行在德国法兰克福总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
守住钱袋子喔
2025-01-31 14:04: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