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讲的小故事。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父亲当时十五岁,曾祖父饿死了,实在没办法弄到

指尖花凉的 2025-01-31 14:31:45

父亲讲的小故事。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父亲当时十五岁,曾祖父饿死了,实在没办法弄到吃的,曾祖母和村庄里的老人到了饭点就拿着碗到部队里要饭,当时部队就是一排排简陋营房,没院子,战士们蹲在地上吃,老人们端着碗站在他们面前,战士们看不下去,就纷纷将口粮匀给老人,导致在训练时出现大量饿晕的情况。 那时,村子里的人为了能活下去,拼命想方设法找点食物。曾祖母和其他老人带着碗去部队找士兵,虽然他们知道这样做很难得,甚至有点不好意思,但他们无路可走,生死攸关,哪里管得了那么多。村里的人多少有点积蓄,但也都早早用光了,再加上这段时间自然灾害连连,田地荒芜,家里根本没有什么食物。反倒是部队的口粮,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 当时,部队的生活条件其实也并不好。士兵们并没有丰厚的补给,每天能吃到的口粮也非常有限。有些人自己都饿得不行,却还是把口粮分给那些来求饭的老人。那种无奈和情感,恐怕很难用言语形容。部队士兵的这种行为,也许从一方面看是一种人性的光辉,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无疑是社会体制崩塌的表现。战士们的无私换来的是自己身体的透支,甚至很多人因饥饿倒下。可是他们没有选择,因为那个时候他们也只能够依靠自己有限的资源来帮助别人。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战士们为什么不坚守自己的职责,不能让这种事发生?但我们必须理解,这不仅是战士个人的责任,也不仅仅是军队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那个社会制度的漏洞,国家对百姓基本生存的保障缺失。军队承担了不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现象的根源恐怕不仅仅是某一个单位或者某一个人能改变的。 反观今天,我们似乎很难想象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因为现在无论是救灾物资,还是社会保障体系,都有了相对完善的机制。可是那时候,基本的粮食保障都成了问题。社会的发展,也许就是从这些小小的细节中慢慢改变的。今天我们享受的很多便利和保障,背后都依赖于无数人曾经的付出和牺牲,也让我们看清了当时的痛苦与无奈。 那段历史,对于我父亲来说,是无法忘却的回忆,甚至带有些许遗憾。遗憾的是,许多老人和家庭在那个特殊时期受到了无法承受的苦难,遗憾的是,在灾难面前,社会的力量往往显得那么脆弱。而战士们的无私之举,虽然感人至深,却也让人反思,一个更强大、更公平的社会体系,或许才是所有人真正需要的。

0 阅读:67
指尖花凉的

指尖花凉的

指尖花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