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赓续红色血脉,践行时代使命 青春三下乡 曲阜师范大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
2025 年 1 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赤旌文宣”实践队成员沈梦远前往郯城大捷旧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参观旨在深入了解郯城大捷的历史细节,探寻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一次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实践探索。
1943 年,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期,山东日军对各抗日根据地展开残酷的春季大“扫荡”,郯城等地的日军搜罗 2000 余人在多地建立据点,企图切断滨海、鲁中和华中之间的联系。八路军第 115 师教导第 2 旅在代师长陈光的指挥下,运用“翻边战术”,远程奔袭,发动了郯城战役。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我军成功攻克郯城,毙伤日伪军 103 人,俘日军 7 人、伪军 419 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这场胜利粉碎了日军的“蚕食”计划,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成为八路军在山东敌后运用“翻边战术”攻占城池的范例。
曲阜师范大学“赤旌文宣”实践队成员沈梦远在参观过程中,仔细聆听当地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当时,八路军在陈光的指挥下,巧妙地利用夜色和地形发起进攻,战士们前赴后继地登上城头,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战斗结束后,当地居民在护城河中发现了许多遗弃的攻城梯子和担架,还有不少尸体被掩埋在附近。这些细节让曲阜师范大学“赤旌文宣”实践队成员沈梦远对郯城大捷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参观过程中,曲阜师范大学“赤旌文宣”实践队成员沈梦远深刻体会到郯城大捷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八路军将士们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展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不屈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党的二十大所强调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精神的生动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郯城大捷中的每一位战士,都是这种奋斗精神的践行者,他们用热血和生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辟了道路。
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曲阜师范大学“赤旌文宣”实践队成员沈梦远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传承和弘扬这种革命精神,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广大青年应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磨砺意志。通过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打下坚实基础。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成功,更要关注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曲阜师范大学“赤旌文宣”实践队成员沈梦远参观郯城大捷旧址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之旅和精神之旅。在这里,曲阜师范大学“赤旌文宣”实践队成员沈梦远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每个人都应以郯城大捷中的英雄们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