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大将王树生到机关食堂巡查,却看到1同志打了5份饭,于是前去询问。不料却被驳斥:你算老几,闪开。 1968年的秋季的一天,刚结束半天工作的王树生,突然心生一个念头:天凉了,不知道战士们平时吃的好不好。 于是,说做就做,王树生决定到下属机关的食堂,准备去巡视一番。 当然,王树生并没有立刻动身,而是先回到了住处,换上了一件朴素的便装。 王树生在衣柜里翻出了那件已经穿了很久的军装,布料已有些发白,就连纽扣也失了颜色,但他却舍不得扔。 “只是有点破,又不是不能穿,群众们不也一样吗?”他自言自语道。 这么一穿,恐怕说也看不出来眼前的这位竟是为将军! 跟在他身边的人也早已习惯,他们知道王树声平日里就勤俭节约,而这身打扮不免让身边的同志好奇:首长,这又是要到哪里走访啊! 王树生回过头,只是冲他微微一笑,给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 中午时分,正是同志们就餐的时间,王树声随着吃饭大部队,一起来到机关食堂。 熙熙攘攘的食堂里,战士们忙的热火朝天,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饭菜的飘香。 看着路过的战士,没一个跟自己打招呼的,而这正和王树生心意:看来这里的人并不认得我。 谁知,就当他也要排队,准备打一份饭时,一处嘈杂声,吸引了王树生的目光。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不仅不排队,还1个人打了5份饭,大家都在辛苦排队,你好意思么?”其中一个同志说道。 然而,就当这位同志再准备补话时,有一个同志立马揪住了他,小声道:“哎,你干嘛,知道他是谁么,听说是某领导的秘书,你敢得罪?” “领导?秘书?” 这几个字眼恰好被王树生听到。没想到,他刚感叹同志们的井然有序,这会却碰上了这个事。 于是,他慢慢挤了进去,问道:“这位同志,你打这么多饭,吃的完么?” 可这个打饭的同志仍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气焰还十分嚣张:“我给领导打的,你算老几,闪开闪开,别多管闲事。” 话毕,这位插队的同志就端着打好的饭,扬长而去。 此刻的王树生,站在原地沉默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巡视竟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不过,王树生心想,这种事情恐怕不止这一例。他望着打饭的窗口,索性一探到底。 饭点过后,王树生悄悄走进了后厨,询问刚才的情况。 打饭的大嫂看着眼前的这位军人,气宇不凡,搞不好是个大领导,能解决问题,干脆把事情一并脱出。 原来,每到打饭期间,就会有不少同志,是领导派来的,要求打饭,甚至还会专门点菜。 听到工作人员这样的话,王树生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简单道谢后就回到了办公室。 这件事犹如一根刺一样,扎在了王树生的心头,想想抗战的时候,大家同吃苦共患难,谁也没有搞过特殊。如今,这种事情必须尽早处理。 于是,他找到单位负责人,严肃指出问题,并进行了教育。 负责人赶紧道歉:“王副院长,您说的问题,我一定立刻整改,保证不会再出现。” 接着,在王树生大将的提议下,又召开了会议,对于领导不得搞特殊待遇的问题做出了严肃的指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关内部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人们开始主动减少浪费,勤俭节约,而之前那种借着领导旗号打饭的现象也没有了。 这一变化,也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也存在问题。 他没有直接指责任何人,而是通过行动,引导大家自我反省。他的行动,像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1968年,大将王树生到机关食堂巡查,却看到1同志打了5份饭,于是前去询问。不料
酒馆茶色
2025-02-02 23:53:47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