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学习革命文化,赓续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曲园学子

博速搞笑 2025-02-03 14:25:32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学习革命文化,赓续红色精神 曲阜师范大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 镜头中的三下乡 青春三下乡

为深入学习革命文化,不忘历史;赓续红色精神,立德树人;践行爱国主义,爱党爱国。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赤旌文宣”实践队的付昱翔等队员1月25日前往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的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去学习、了解、感受红色革命的发展历史;践行、培养、树立爱国主义价值观。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队员加深对革命历史的认识、收获红色精神的洗礼、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更是先辈英烈勇往直前,坚强不屈,精忠报国等红色精神的赓续与传承的体现。

坐落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赵王河畔,纪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是在杨德志,段君毅,赵建明等老同志的倡导和组织下由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共同筹资兴建的。该纪念馆分为星星之火厅,浴血抗日厅,平原逐鹿厅,革命儿女厅四个展厅,这些展厅细致展现了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冀鲁豫地区在党的领导下的革命活动。

走进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主题浮雕,生动展现了冀鲁豫边区军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场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

第一展厅“火种燎原”,展示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冀鲁豫边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早期革命活动。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实践队队员了解到边区党组织如何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群众,为革命斗争奠定基础的。印有“CCP”红底黄字,历经风霜的党旗给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见证者,更是当时中共党员敢为人先,一心救国精神的体现。

第二展厅“浴血抗战”是参观的重点。这里详细介绍了冀鲁豫边区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一个个惨烈的战斗画面、一件件破旧的武器装备,一幅幅精密的战略地图将实践队队员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身临其境,队员们深感抗战艰难与不易,对抗日的人人志士感到由衷的敬佩。在冀鲁豫边区的土地上,杨得志、杨勇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军民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著名的“沙区反扫荡”战役,边区军民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第三展厅“逐鹿中原”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成为支援前线的重要后方。边区人民踊跃参军、支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小推车推出的胜利”,正是边区人民无私奉献、全力支持革命事业的生动写照。看见展厅中出现的用于支持解放军解放全国的种种生活工具与搬运工具,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军民一家亲,体会到了解放军所具有的广大社会基础。

革命儿女厅展现了在漫长革命岁月里纪鲁豫边区涌现出一位位抛头颅,洒热血,英勇不屈,为国为民的优秀人物;一盏盏照亮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不灭灯火;一颗颗指引人民坚持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明星。236名重要领导人的生平,208位著名烈士的事迹,简短而有力地使成员们认识到了“正是一个个人的浴血奋战,不懈努力,才换来了今日的美好河山”,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本次参观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之旅。通过实地参观、交流互动,实践队队员不仅学到了丰富的革命历史知识,更在精神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革命文化是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精神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源泉。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实践队队员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0 阅读:0
博速搞笑

博速搞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