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鼓励发小弟弟考军校,他后来成了我手下却进步比我快,在部队干到正师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5-02-03 14:41:06

1989年,我鼓励发小弟弟考军校,他后来成了我手下却进步比我快,在部队干到正师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段无法磨灭的岁月,那就是与高胜利一起度过的童年时光。 我们在同一个小村庄里长大,村庄的每一寸土地都印刻着我们的足迹。从村头的老槐树,到村尾的小河沟,都留存着我们调皮捣蛋的身影。 小学时,我们一同背着破旧的书包,蹦蹦跳跳地穿梭在乡间小路上。课堂上,我们偷偷传着纸条,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课后,我们在田野里追逐蝴蝶,比赛谁抓的蚂蚱最多。 高胜利家境贫寒,破旧的衣服上总是打着补丁,但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我,总是在他的带动下努力追赶。 初中时,我们依旧同班。每天清晨,我们会一起迎着朝阳背诵课文;夜晚,我们在昏暗的灯光下共同攻克数学难题。 高胜利的勤奋刻苦让我十分佩服,他常常在放学后帮家里干完农活,还会借着月光复习功课。然而,命运却在初中毕业时为我们的人生画上了不同的轨迹。我继续踏上求学之路,而高胜利则扛起了锄头,开始了务农的生活。 1981 年,对军旅生活满怀憧憬的我,心中燃起了参军入伍的火焰。我兴奋地找到高胜利,邀请他与我一同奔赴军营。 在我的想象中,我们会在绿色的军营里并肩作战,共同成长。我们一起报名,一起参加体检,满心期待着未来的军旅生涯。然而,命运弄人,高胜利因为体检未通过,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踏上军旅征程。 我怀揣着梦想,踏入了军营。连队的生活紧张而充实,我深知这是我实现抱负的舞台。每天,我都刻苦训练,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我都从未退缩。 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我成为了连队的训练尖子。第二年,我凭借出色的表现当上了副班长,随后又参加了团里的骨干轮训队集训。 第三年,我如愿以偿地当上班长。 1984 年,我休探亲假。归心似箭的我回到家乡,本想与高胜利分享军营里的点点滴滴,却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 高胜利意外去世了。 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撕裂,悲痛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曾经一起长大的伙伴,那个充满活力的少年,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我们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都成了我心中最珍贵却又最沉重的宝藏。 1985 年,因为在部队的出色表现,我被保送上了军校。毕业后,我回到了老部队,担任排长。 我每次回家探亲,都会去看望高胜利的父母。我知道,他们失去了儿子,心中的痛苦难以言表,而我,只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给他们一些安慰。 1988 年,我再次来到高胜利家。他最小的弟弟高胜文,那时正读高三。看到我,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兴奋地说:“哥,我也想当兵,像你一样穿上军装。这也是我哥哥的愿望,我想帮他实现。” 听着他坚定的话语,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我询问他的学习情况,他自信地说成绩还不错。我鼓励他考军校,告诉他这是一条更能实现军人梦想的道路。 高胜文没有辜负期望,1989 年,他成功考入军校。四年后,他军校毕业竟然分到了我们部队。 那时,我已经是一名老连长了。我毫不犹豫地把他要到了我的连队,当时我们连队一排长正好调到团机关,他接任了一排长岗位。 高胜文是本科生,文化程度高,但带兵经验不足。我就像当年高胜利帮助我学习一样,手把手地教他带兵之道。 他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很快就融入了连队,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排长。 在高胜文到连队后的第二年,我调到团作训股当了股长,而他则被团政治处干部股挑选过去当干事。 后来,我担任营长时,高胜文又成了我营炮兵连的指导员。 他在指导员岗位上只干了两年,就被调到了师政治部,后来又调到集团军政治部。 到了军区机关,他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进步也很快。 我在营长岗位干了五年才升副团,而高胜文与我仅隔一年就晋升到副团。 最终,我在副团长的位置上转业到地方工作。而高胜文在部队干到正师职。 尽管我们的人生轨迹不同,但他始终对我心怀感激,每年都会来看望我。 我也没想到当初的看似很随意的指点,让高胜文走到了正师级的高位,生活如梦,但又真真切切。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的安排吧!

0 阅读:23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