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师从居里夫人的女儿却是我国没有勋章的功勋,他没有贪恋拒绝法国55万法郎年薪,而

波览历史 2025-02-04 10:34:02

他师从居里夫人的女儿却是我国没有勋章的功勋,他没有贪恋拒绝法国55万法郎年薪,而是选择中国1000斤小米,他深耕实验室为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提炼“心脏”因辐射瞎掉一只眼睛!   在杨承宗看来自己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为了中国的原子弹练出了铀、而是在中国科大办了一个专业。   但是当仔细研究杨承宗的事迹后,会发现他的一生是多么的伟大。虽然他的胸前没有功勋,可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新中国的功臣。   作为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杨承宗出师名门,1947年时就被介绍去往法国在居里夫人研究所中跟随居里夫人的长女学习放射性化学的前沿知识。在研究所的日子里杨承宗从未虚度一日,他知道当时的国内万物更新,自己在这里多学一些知识,回到国内就能多解决一些科研上的问题,多培养一些懂得知识的学生。   正是这种专心致志求学的态度,让研究所里导师对杨承宗很是关照。在法国学习的时间十分充实以至于4年时间眨眼即过。此时的杨承宗凭借着一篇提取低浓度铀的论文已经在学术有了相当的名气。   眼看到了回国的日子,杨承宗拿着组织上给资金还在犹豫要往国内带回些什么。就在他犹豫不决时,杨承宗导师的丈夫却将他找了过来。自从1945年美国引爆了世界上的第一枚原子弹,并将其用于战争后,世界各国都开始陷入到了对其的恐慌之中。   一时间世界民族之林中充斥着对原子弹的控诉,当时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导师的丈夫特地约见杨承宗就是为了让他搞转告毛主席,如果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要有原子弹,说罢还将10克亲手制作的10克含有镭盐的标准源送够了杨承宗。   后来苏联用行动证明了当初那番以原子弹威吓原子弹并没有错,但是听完一席话,杨承宗顿时知道回国要带些什么了。他将组织批下的资金全部购买成了原子能的专业书籍,希望能为国内的原子弹建设增砖添瓦。   就在他收拾好13箱的书籍时,法国国家科学中心开出了55万法郎的年薪邀请他留在法国进行研究。虽然当时的法国有着世界上顶尖的物理实验室,有着杨承宗的志同道合的同学老师。但是他拒绝的无比果断。   因为在大洋的彼岸,还有杨承宗的十几亿同胞对其翘首以盼。拒绝了法国科学中心的邀请,杨承宗终于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在杨承宗归国,极大的填补了我国在放化领域的高端人才空缺,但是在一次次的研究我国放射性化学的过程中,杨承宗的右眼不幸出现荧光,最终导致导致视网膜脱离,右眼彻底失明。   但是,身体上的缺憾并未影响杨承宗为国效力,19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着力于两弹一星工程。而对于原子弹来说浓缩铀就宛如心脏,当时杨承宗被调配去往五所负责攻克浓缩铀的难题,整整三年杨承宗带着团队宵衣旰食,把生产铀的流程大大缩减。   当罗布泊中蘑菇云升起后,由于杨承宗是被借调而来,这也导致原子弹的功劳簿上并未有他的名字。直至他的同事乃至是学生都有了院士的头衔,带上了共和国的勋章,杨承宗依旧未曾在意,当别人问起时他就会说出那句“事情做出来就好,别的什么也不用想。”   或许正是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才让杨承宗享年百岁于2011年在北京病逝,直至死后,这位没有功勋的功臣还不忘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献身,他在生前就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以身躯为篝火助燃中国崛起腾飞。 信息来源: 纪录片《归来》:彰显归国科学家赤子丹心和卓越功勋的国家相册 2023-12-19 11:13·中国日报网

0 阅读:208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