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改写中国历史,战犯们常怨白崇禧。然新桂系首领李宗仁却持异议,认为白崇禧多次展现远见,惜老蒋固执不听。
李宗仁回忆录中,言及若从白崇禧之策,东北战局或不致惨败。如四平街胜后,白主张乘胜追击,老蒋却持保守,致前线士气受挫。李宗仁私下感慨,老蒋非不欲胜,实因嫉妒白之才,故拒其策。
淮海战役时,白崇禧派十万大军救徐州,非全然旁观。但杜聿明、宋希濂等人均指白对老蒋有所保留,尤其是黄维兵团被围时,白拒派援兵,二人电话争吵。李宗仁则坚持,白崇禧非故意为难,而是有战略考量。若老蒋能弃私怨,听白之策,东北战局或不同。
历史无法重来,但设想若老蒋从白崇禧,东北或乘胜追击,战局有转机。然战争受多方影响,一策难改大局。李宗仁认为白崇禧在淮海战役表现尚可,其策本有转机可能,但历史洪流无人能挡,个人力量有限。
此段历史启示,集体智慧与国家利益至关重要。关键时刻能否弃私怨,齐心协力,或为胜负关键。
用户48xxx70
胡编乱造,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小编知道个屁
用户97xxx26 回复 02-10 17:57
这篇文章说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