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男子有智力残疾,父母去世后,他独自住在老房子里,不料,同母异父的三弟找上门,要继承老房子,男子一想到无家可归,拿暖水瓶碎片轻生,幸好被救,三弟说:我才是父母亲生儿子,房子不能给他。没想到,男子的亲姐姐拿出一份遗嘱,结局让人泪目了!
孙桂香的第一任丈夫生病去世后,她一个人带着大女儿林彤、儿子林杰艰难度日。
后来,经人介绍,孙桂香带着两个孩子嫁给了方智成。
方智成是一个忠厚之人,对待孙桂香很尊重,而对待两个孩子也视如己出,尤其是林杰有智力残疾,他也不嫌弃,反而是给予更多关心。
之后,孙桂香又怀孕了,生下了儿子方猛,夫妻俩对老三亦是疼爱有加。
就这样,孙桂香和方智成辛苦的经营着这个五口之家,抚养三个孩子长大。
一转眼20多年过去了,孩子们都已成人。
就连老三方猛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为了给儿子成家,方智成和孙桂香建了一座新房子,给小两口住。
而这时候,大女儿林彤也嫁人了,不过离家也不远。
反而是老二林杰因为智力残疾,一直没有成家,他就跟着父母住在一起生活。
2024年初,方智成和孙桂香相继去世。
而老两口一走,家似乎就散了,林杰一个人独自住在父母的老房子里,林彤经常抽空回来照顾他,方猛却从来不闻不问。
一天傍晚,方猛来到了老房子,找到林杰说:我才是父母的亲生儿子,这套老房子本就应该由我自己一人继承。
从方猛懂事后,他对这两个同母异父的林彤、林杰就没有好感,他一直觉得他俩就是外人,甚至一直排挤他俩。
所以,父母去世后,方猛想到林杰有智力残疾,将来很有可能被别人骗走房子,那不如自己先继承了。
方猛提完要求后,林杰情绪瞬间失控,他拿起身边的暖水瓶砸向方猛,气呼呼的把他赶出院子外面。
林杰一想到自己将无家可归,心中无限悲伤,拿起暖水瓶碎片轻生,万幸的是被村里人发现了,及时报警,才避免了悲剧发生。
调委会了解了林杰兄弟之间的矛盾,对他们进行了调解。
调解员找来林彤了解事情的原因。
林彤说,当初父母健在时,对他们姐弟三人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区别对待过。
不过,方猛长大后,他不知怎么逐渐的认为她和林杰是外人,一直排挤他们。
姐弟三个人关系一直不好,父母也发愁,却改变不了现状,也无法改变方猛对他们姐弟的成见。
不过,方猛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林彤、林杰和自己的父亲方智成没有血缘关系。
林彤已经嫁人了,林杰智力残疾,他一个人住着房子,万一以后被别人骗走房子呢,所以,只能由自己继承。
其实,从法律方面来说,林彤、林杰、方猛都属于法定继承人。
《民法典》第1127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所以,方猛要求单独继承老房子是不合理的。
林彤拿出父母生前留下的遗嘱,说父母留下遗嘱要将老房子留给智力残疾的林杰,而遗嘱一直由自己保管着。
方猛态度强硬,坚持要自己继承父母留下的老房子,他还怀疑父母留下的遗嘱,是林彤忽悠父母写的。
林彤解释说,父母当初立下遗嘱,是为了他们走后,姐弟三人再闹矛盾,所以,才把家产合理分配,让两个兄弟有保障。
而且,父母立遗嘱时,还找了两个村里人做了见证,他们可以作证。
从法律上来说,立遗嘱时,通常是要有两名以上见证人的,这样的遗嘱才会有法律效力。
《民法典》第1136条,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本案中,老两口立遗嘱时找了两位见证人,所以,遗嘱是有效的。
两个见证人表示,他们和方智成、孙桂香是一个村的,当时,方智成要立遗嘱,找来他们二人做个见证。
那时候,三个孩子还不知道这件事,方智成当时也说,立遗嘱就是为了避免孩子们发生矛盾。
那时,方智成还说,等他百年后,会把遗嘱交给林彤保管,按遗嘱分配房子,也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地方住有个保障。
不料,方猛听到见证人的说法,还是不同意,他说林杰智力残疾,根本没有能力保管好房子。
本案中,林杰有智力残疾,生活没有来源,所以,方智成和孙桂香给二儿子林杰留下老房子作为保障,是应该得到支持的。
《民法典》第1141条,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对此两位见证人说,方智成夫妻俩立遗嘱时曾流下眼泪,他们觉得三个孩子都很孝顺,唯一的遗憾就是三姐弟不合,希望他们理解父母的苦心,以后好好相处。
林彤、林杰、方猛听到父母的遗言后,都红了眼圈,谁也不出声了。
方猛低头想了一会,第一个开了口,他说以前都是自己不对,现在按父母的遗嘱办,请林杰、林彤原谅自己。
林彤赶忙说,以前的事都过去了,以后我们姐弟三个好好相处……
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