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男子婚后育有一子,在妻儿不知情的情况下,从某银行贷款了15万元,不料,男

生活中的父与子 2025-02-05 16:02:55

江苏,一男子婚后育有一子,在妻儿不知情的情况下,从某银行贷款了15万元,不料,男子收到银行贷款不到1个月,就不幸意外离世,留下一套房产。商量后,由妻子继承该套房产,儿子则放弃继承任何财产。银行得知情况后,不急于诉讼维权,而是选择在4年后,将男子妻儿告上法庭,除要求偿还本息外,还要求支付高额罚息。法院这样判决。   (案例来源:城市金融报等,案情微调)   苏灿(化名)是个普通打工族,凭借自己努力打拼,娶妻生子,还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在外人看来,家里经济条件还算不错。   遗憾的是,苏灿因多年劳累,患了重大疾病,花费不少存款,没有什么起色,而且还越来越严重,医院也曾下达病危通知书。   苏灿自知命不久矣,但始终继续打拼,希望为妻儿多攒点钱。但家里因病返贫,生活一天不如一天。   苏灿为了缓解压力,背着妻子陈晨(化名)及儿子苏方(化名),通过手机在某银行申请了一笔信用贷款,本金15万元,还约定了利息和罚息。   不久后,苏灿就收到了银行发放贷款。但不幸的是,苏灿病情加重,还没来得及交代后事,就撒手人寰。   而陈晨及苏方对此并不知情,自然未考虑到还款事宜,而银行在苏灿逾期还款后,始终没有找陈晨及苏方索要还款,而是任由高额罚息继续计算。   在处理完苏灿后事后,陈晨和苏方发现苏灿个人遗产只剩一套房产,两人就如何处理苏灿的遗产进行了商量,最终,苏方决定放弃继承权,而房产由陈晨继承。   四年后,银行认为时机到了,启动了追索程序,一纸诉状,将陈晨及苏方起诉到法院,要求偿还苏灿借款本息及全部罚息。   陈晨及苏方收到传票后,也是一脸懵,经过了解后,才得知苏灿生前曾向银行贷了一笔款,而银行也没有及时向其主张权利,直至今日。   庭审中,双方围绕争议焦点发生了激烈的辩论。   1、苏灿向银行贷款15万元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根据《民法典》第1064条规定,通常只有以下几种情况才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1)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3)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但该债务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   就本案而言,苏灿向银行贷款15万元,显然超出了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妻子陈晨对此并不知情,而且苏灿是有意不让其知晓。   也就是说,苏灿借款15万元原则上属于个人债务,但亦存在例外,关键还要看苏灿该笔价款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其他法定情形。   在本案中,法院并未将该笔债务定性为夫妻共同债务,这说明,苏灿这笔贷款并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亦不符合其他视为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定情形。   因此,苏灿向银行贷款15万元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陈晨继承了苏灿名下房产,依法应当在继承房产范围内承担贷款债务。   首先,根据《民法典》第1161条第1款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本案中,如前述,苏灿的贷款债务不是夫妻共同债务,陈晨没有责任承担该笔债务,但苏灿系债务人,虽然离世,但其个人财产仍然是责任财产范畴,需继续用于偿还债务。   而陈晨虽然作为法定继承人继承了苏灿房产,但该房产仍应先用于清偿被继承人生前债务,剩余部分才可以归继承人所有。当然,对超出部分,陈晨亦无需承担债务清偿责任。   其次,如苏灿名下房产系夫妻共同财产,那么,陈晨对该房产享有一半产权,苏灿的遗产仅为一半房产,银行仅可要求陈晨以继承的一半房产为限用于清偿债务。   3、儿子苏方放弃继承房产,则无需承担苏灿的任何债务。   根据《民法典》第1161条第2款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本案中,苏方明确放弃继承房产,而苏灿的贷款债务不是家庭债务,苏方当然不需要承担15万元贷款债务。   4、罚息系违约责任范畴,系对恶意违约行为的惩罚,且银行对罚息的产生亦存在过错,银行无权主张罚息损失。   《民法典》第59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请求赔偿.   本案中,罚息系苏灿逾期支付本金产生的利息,亦存在逾期行为即违约行为为前提,而违约责任分配亦应考虑过错因素。   苏灿之所以没有按期还款,系因意外死亡所致,而不是恶意违约,没有明显过错,相反,银行在苏灿逾期还款后,没有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罚息继续产生,对罚息这一扩大损失有过错,应当自担风险。   对此,大家如何评判呢?

0 阅读:232

评论列表

雙雙

雙雙

2
2025-02-05 16:26

明确

生活中的父与子

生活中的父与子

来自山东的南漂人,虽半生疾苦,却依然喜欢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