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治胃阴虚,以“甘凉濡润,培土生金”为纲,具体治法如下:甘凉清补,养阴生津

凌凡评健康 2025-02-05 17:50:42

叶氏治胃阴虚,以“甘凉濡润,培土生金”为纲,具体治法如下:

甘凉清补,养阴生津

- 核心药组:北沙参、麦冬、玉竹、石斛、扁豆——甘淡微寒,滋而不腻。

- 津亏甚者:佐青蔗浆、梨汁、花粉——直补津液,如“灌溉草木,得雨露复苏”。

益气养阴,培土生金

- 气阴两虚:加黄芪皮(吴案)、参须(张案)——益气固表,取皮类轻清,避温燥。

- 仲景法化裁:麦门冬汤(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半夏)去半夏,留甘润(徐案、张案),契合“培土生金,虚则补母”。

兼顾它脏,整体调治

- 肺燥咳逆:配杏仁、川贝、桑叶——宣降肺气,如某十四案“咳早甚属胃虚”,以沙参、麦冬润胃,苡仁、橘红健脾化痰。

- 肝肾阴亏:伍玄参、地骨皮——滋水制火,如汤二四案“甘凉益胃以制龙相”。

剂型灵活,重视缓图

- 膏方缓补:张案以参须、麦冬、南枣熬膏,适于久病胃衰,恐汤剂滋腻碍胃。

- 粥养胃气:白粳米汤煎药(某二六案),借谷气助药力,暗合“药食同源”。 养胃 中医[超话]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