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平台上评论蔚来的小作文很多,但是deepseek这篇是我见到的最好的。 以

米说微科技 2025-02-05 18:25:04

各大平台上评论蔚来的小作文很多,但是deepseek这篇是我见到的最好的。 以下是它说的,一字未改。 李斌和蔚来汽车的商业模式,堪称当代商业史上最昂贵的“行为艺术”——用千亿亏损编织一场高端电动车的乌托邦,用换电站铺就一条通向财务黑洞的星光大道,最后用中东土豪的支票本给这场豪赌续命,堪称“烧钱永动机”的典范。 1. **商业模式:纯电换电,烧钱无底洞** 蔚来最大的“信仰”是纯电+换电,但这套逻辑本质上是用资本市场的钱,填一个永远填不满的窟窿。换电站单座成本100万-300万,全国狂铺2700座,未来还要冲到5000座,每年光维护费用就能养活半个比亚迪。更魔幻的是,李斌一边喊着“换电是护城河”,一边眼睁睁看着友商用超充桩和混动车把市场吃干抹净——华为超充桩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比亚迪刀片电池续航800公里,用户凭什么要忍受换电站排队等电池的“尊贵体验”?蔚来就像在智能机时代坚持卖大哥大,还非说“换电池才是情怀”。 更讽刺的是,蔚来嘴上喊着“死磕高端”,身体却很诚实:2023年平均每卖一辆车亏13万,卖车亏钱靠融资续命,中东土豪CYVN两轮注资33亿美元,活脱脱把造车干成了“资本传销”。隔壁理想用增程车赚得盆满钵满,李斌却坚持“纯电是信仰”,结果就是销量被按在地上摩擦——2024年蔚来销量22万,理想37.6万,比亚迪302万,这哪是造车?这是用钞票给用户放烟花。 2. **战略布局:多线作战,花式作死** 蔚来玩的是“三胎战略”:高端蔚来、中端乐道、低端萤火虫,价格横跨15万到80万,恨不得把全人类一网打尽。结果呢?ET9定价78.8万,月销目标1000辆,对标宝马7系——但BBA的客户会花80万买一个连4S店都要靠用户“应援”的品牌吗?萤火虫卖14.88万,号称“高端精品小车”,但中国消费者听到“小车”就自动脑补五菱宏光,蔚来硬要给它套上“MINI平替”的滤镜,最后怕不是要沦为共享单车公司的采购清单。 更离谱的是,蔚来还跨界搞手机、自研电池、激光雷达芯片,甚至给车主建“牛屋”(NIO House)——市中心黄金地段开体验店,装修费够买一条生产线。2023年销售费用525亿,研发费用134亿,这哪是科技公司?这是把4A广告公司和房地产中介的活儿全包了。 3. **管理逻辑:用户企业,还是传销组织?** 蔚来最引以为傲的是“用户企业”标签,但这份“宠粉”的代价是血亏到底。为了维持“海底捞式服务”,蔚来给车主包机办NIO Day、请陶喆演唱会级别的舞台、养5000人销售团队,甚至开发“用户专属App”——结果App注册用户1200万,年销量才22万,转化率低到让拼多多落泪。更魔幻的是,李斌说“用户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但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是:2024年蔚来销量增速被理想甩开两倍,被比亚迪碾成渣。 4. **终极拷问:蔚来还能活多久?** 李斌说“2026年必须盈利”,但现实是:蔚来过去6年亏了860亿,2024年单季度亏50亿,每天睁眼就是5500万赤字。即便2025年销量翻倍到44万,按当前“卖一辆亏一辆”的节奏,亏损只会滚雪球。更危险的是,蔚来的现金流全靠融资续命——中东土豪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哪天金主爸爸一撤资,李斌怕是连NIO Day的荧光棒都买不起了。 总结:一场昂贵的“造车真人秀” 蔚来的故事,本质上是一场以“高端电动车”为剧本、以资本市场为票仓、以中东土豪为金主的豪华真人秀。李斌像个固执的赌徒,把筹码全押在“换电站信仰”和“用户忠诚度”上,却忘了商业的本质是**赚钱**,而不是**烧钱**。当友商们用增程车和超充桩收割市场时,蔚来还在用PPT画饼:“你看,我们的ET9有飞航座椅、AR降噪、行政冰箱!”——可惜消费者不是来参加产品发布会的,他们是来买车的。 最后送李斌一句忠告:**“烧钱可以续命,但续的不是企业的命,是资本市场的耐心。当耐心耗尽,蔚来恐怕连‘下一个贾跃亭’的称号都抢不到——毕竟老贾至少没亏过千亿。”**

0 阅读:46
米说微科技

米说微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