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结婚六年的莫秀英没能为婆家生下子嗣,被丈夫一纸休书赶出家门。不料,她后来嫁给一位军官,竟为他连生了7男4女,而且个个都是高材生。 莫秀英出生在一个传统封建家庭中,重男轻女非常严重。所以,对于她的童年,家里自然不重视,而是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男孩子身上,单靠男人出人头地。 莫秀英的外婆见此,担心她将来会饿死,所以就把她收养在身边。但人老终究会离去,为了培养莫秀英的一技之长,让她活下去,于是送她去学艺。 莫秀英悟性高,学东西很快,在很短的时间里,她的演技和唱功都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随着莫秀英慢慢长大, 14岁那年,在外婆的一番操持下,也不问那边男方的品行和家庭情况,只是觉得那是一个富裕家庭,便把莫秀英给嫁了出去。 莫秀英结婚后,本以为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没想到,这次婚姻却给她带来了苦难。 14岁的年纪,还是孩童,怎么会懂得操持家务和为妻之道?况且当时还是莫家强卖才结婚的,婆家自然看不起。于是,刚嫁入没多久,婆婆就开始刁难她。 除此之外,她的丈夫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稍有对不住,就对莫秀英拳打脚踢,并且,在婚后的6年,莫秀英没有为婆家生下一男半女。最后,在婆婆的挑唆下,丈夫一纸休书,莫秀英就被扫地出门了。 被婆家扫地出门的莫秀英,也不想再回到那个没有爱的、令人伤心的娘家。于是她决定,即使再困难,也要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凭借着年轻时候学的技艺,她很快在一家青楼崭露头角,最终成为当地有名的花魁,这引来了一大批富家子弟的捧场,更有甚者还想将莫秀英娶回家。 逐渐红火起来的莫秀英,接触过很多社会名流,眼界和思想也越来越开阔,所以对于那些富二代的求爱,她也置若罔闻。 一次,一同登台的姐妹对她说:“趁着现在年轻,也有资本,选择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嫁了算了。” 但莫秀英只是暗暗一笑说:“他们只是图个一时的新鲜感罢了。” 直到后来遇到了一位军官,莫秀英的态度才发生了变化。 一次,莫秀英正在台上唱歌,突然见到台下坐着一位军官,她坚信这个人将来会有大作为,于是心生爱意。 台下坐的这个男军官叫陈济棠,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连长,即使这时的陈济棠已有婚配,但莫秀英还是坚持要嫁给他,哪怕是做他的妾,莫秀英也无怨无悔,还自信的说:“我和他是天作之和。” 就这样,两个人结婚了,婚后,莫秀英对陈济棠的正室尊敬有加,将她的孩子视为自己的孩子,并且把家里打理的的井井有条,慢慢地得到了陈家的认可。 莫秀英不仅在家务上是一把好手,在事业上也对陈济棠有很大的帮助。 她鼓励丈夫多做善事,为百姓谋福利。于是在莫秀英的帮助下,陈济棠先后建了发电厂,桥梁等一大批惠民工程。 对于莫秀英本身,她乐善好施,常常带头接济生活困难的人,除此之外,她还提倡教育,兴办学校,先在广东建了100多所学校和图书馆,在当地有着极高的赞誉。 莫秀英一直以为自己不能生孩子,但没想到的是,在和陈济棠20多年的夫妻生活中,先后为陈家生了11个孩子,其中7男4女。 有了莫秀英这个贤内助的辅佐,陈济棠的事业风生水起,节节攀升,最终升为国民政府一级上将,成为当时广东最有势力的人,被称为:“南天王。” 但是好景不长,年仅47岁的莫秀英于1947年病逝。 莫秀英死后,陈济棠悲痛欲绝,还写下了“今生最惨丧贤良,夜半孤灯写悼亡;半世救人难自救,可怜儿女梦哭娘”来悼念。 失去妻子的陈济棠也没有再娶,常常一个人独自在深夜怀念爱妻。到陈济棠死后,他的骨灰也从台湾带回广东,最终与莫秀英一起合葬。 莫秀英绝对是一个贤妻良母,不论是对待丈夫,还是当地人,她都抱着一颗真诚的心,真心为他人着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广东人民做了很多贡献,也因此被称为“广东之母。” 对待孩子,这可以说是给前夫一记大大的耳光。在后来的几个孩子中,个个都是高材生,其中不乏有博士生,而最有才的要数四子陈树柏,曾担任过海南的行署长官。 善良的人,自然也会遇到善良的伴侣,和丈夫陈济棠生活的这些年里,她不仅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为国家做了很多的贡献。 最后,从陈济棠和莫秀英的事迹中也不难发现,好的爱情关系一定不是打压,而是互相疼爱,相互鼓励和相互珍惜。而莫秀英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人的价值不光只有生孩子那样简单,也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既帮助了别人,也实现了自己一生的价值。
1920年,结婚六年的莫秀英没能为婆家生下子嗣,被丈夫一纸休书赶出家门。不料,她
市井老李
2025-02-05 20:43:56
0
阅读: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