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之憾:功成身败,遗言难全

酱紫哟 2025-02-06 16:57:50

说到古今谋士的遗憾,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算一个,但还有一个人的离世,更让人叹息,那就是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

刘伯温和诸葛亮有很多相似之处:都生于乱世,都隐居山野,都三拒明主,都一出山就助主公快速建立政权,都精通奇门术数,在民间都流传着大量“传奇故事”。

但两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诸葛亮在蜀汉阵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连主公刘备都要对其礼敬三分。而刘伯温在明朝夺取天下后,却地位一落千丈,更多的是遭到同僚的压榨,最后郁郁而终。

刘伯温的仕途似乎一直不顺。在元朝时,他满腹才华,却只能担任小县丞,还因替百姓伸冤而遭到其他官员的频繁针对,甚至诬陷,于是毅然辞官。后来虽然又被元朝邀请过两次,但每一次都因同僚倾轧而告终。

直到朱元璋诚邀他出山,他才再次步入仕途。他助朱元璋夺取天下,把握大方向,但同样都是谋士,又都是文官,李善长经常针对他,甚至数次想谋害于他。但刘伯温对事不对人,从未说过对方的坏话。

然而,朝中这些得不到提拔或一时受挫的臣子开始猜忌他,其中与他矛盾最大的便是李善长和胡惟庸。李善长担任宰相后,嫉贤妒能,拉帮结派。刘伯温因查到李善长手下的人贪钱而直接将其杀了,从此两人结怨。胡惟庸上任后,也开始各种针对刘伯温。

刘伯温身体不好,胡惟庸带着“名医”前来“探望”,并给他留下几副“治病良方”。但刘伯温吃下后,腹痛难耐,最后遗憾病逝。临终前,他对两个儿子留下四句遗言:尽快交书、遗书勿急呈、朝中勿擅作主张、尽快远离朝堂。

前三句遗言都得到了应验,刘伯温的两个儿子也严格遵守,没让胡惟庸抓到把柄。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遵守第四条遗言,最后都惨遭杀害。长子刘琏因职位过高,遭到胡惟庸陷害,跳井而亡;次子刘璟在朱棣发动靖难时,坚决指责对方有篡位之嫌,最后被杀。

刘伯温算了一辈子,却没算到自己会遭到小人算计,郁郁而终。他给后人算出逃生之道,却算不出来两个儿子都不愿离开官场,最后被依次杀害。这真是古今谋士中,比诸葛亮更加令人叹息的事情。

0 阅读:24
酱紫哟

酱紫哟

酱紫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