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延边老照片:敦化、牡丹江田野风光

帝梦聊历史 2025-02-06 16:59:36
敦化、牡丹江风光《亚细亚大观》1932年9月 图一为笔记封面。 图二:1932年春,岛崎役治来到了吉林省敦化县境内,他来到了牡丹江的源头附近,从长白山脉白头山之北的牡丹岭流出的溪流,一路流经吉林东北再前往黑龙江宁安、牡丹江、海林、林口、依兰等地注入松花江。 图三:在当时的敦化,由于地处长白山脉,森林密布,木材储量极为丰富,在冬天的冰雪之时,人们砍伐树木便于运输,往往在江边堆储,待到春日江水解冻,再编成木牌通过牡丹江运往沿途的火车站。 图四:敦化境内的牡丹江畔,看到一处渡口,很是简易,两岸之间系住一根绳索,滑钩套在独木舟上,防止被江水冲走,船上有五人渡河,其中还有人挑着筐,后面跳板上走来了一位木匠,他斜背着一把木锯。 图五:在春天的敦化原野上,水草丰茂,泥土的道路上,一辆马车驮着几位朝鲜族农民往前方走去,岛崎役治在回忆中提到,阳光之下,惠风和畅,蛙鸣阵阵。 图六:满清的发祥地敖东城旧址,等到清末开放边禁时,开始有移民前来,画面中的一户移民,其屋前屋后都开垦了土地,恍若世外桃源。 图七:在敦化的牡丹江沿岸,有很多水库围堰,照片中建在堤上的小屋,里面安装了水车,利用水力来捣碎谷物。 图八:离开水车小屋,岛崎役治来到了敦化的土城,当时东北盗匪肆虐,为了保护百姓,城四周用土垒成城墙,再挖一条壕沟,前方还建有碉楼,安全防范极为严密。 图九:在牡丹江流域发现了一处房屋的门口有着两棵松树,他了解得知,这是满族百姓在每年12月之前,为了祈福新年吉祥迎寿而放置,而日本也有同样的习俗,让他这个日本人找到了一丝共鸣。 图十:在牡丹江的宁古塔区域,一个满族人家的门前,岛崎役治认为门楼上用草覆盖,和日本的神宫有些相似,包括院子里的谷仓形式,他感觉和日本上古的建筑神似,甚至认为日本人的历史溯源和中国的东北有关联。 图十一:在宁古塔附近,岛崎役治拍摄了路边的一个石雕像,这是历史上女真人的道祖神信仰,经过当时的专家考证,这种石柱造型就是生殖崇拜。

0 阅读:6
帝梦聊历史

帝梦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