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器人的灵巧手看人的手掌确实很神奇,大部分人的手掌也占人体重量也就0.6%

真的不是郑小康 2025-02-06 17:45:00

研究机器人的灵巧手看人的手掌确实很神奇,大部分人的手掌也占人体重量也就 0.6% 左右,但通过 23 个自由度实现了全身 54% 的运动功能。

实际上在工业场景里很多时候 12 个自由度的手掌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但如果拆分手的抓握类型,比如用筷子、螺丝刀、梳头、翻书页、开关瓶盖、用剪刀、弹钢琴、系鞋带...

简单的说就是真要取代人或者是给截肢病人装假肢,那可能起码得做到 19 - 23 个自由度才能真正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我看到行业里对手的抓握类型的分类——力量型抓握(圆柱-棍棒、球状-网球、钩状-提行李箱)、精确性抓握(三指捏握-药片、侧捏握-钥匙、动态三指-握笔写字)、复合型抓握(筷子/螺丝刀/玩手机)...

突然愣了一下,这不就是手掌场景的 rule-based 么,用规则和场景去穷尽手掌的用法是不可能的。[笑cry]

遇事不决转 AI。[笑cry][笑cry]

0 阅读:5
真的不是郑小康

真的不是郑小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