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想纳小妾。马步芳得知后,并不反对,因为小妾的背景很

玲珑说历史 2025-02-06 18:11:05

1944年,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想纳小妾。马步芳得知后,并不反对,因为小妾的背景很强大。但他也提出了2个要求,只有小妾同意了,她才可以嫁给马继援。   马步芳被称为“青海王”,是一个罪孽累累的大军阀,不仅贪图权财,还十分好色,他的一生就是贪婪重欲的写照。   尽管他的青马势力不敌解放军,但是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在青海本地,他的力量仍旧不容小觑,算是一个实打实的“土皇帝”。   按理来说,他的儿子要娶一个姑娘做小妾,嫁过去之后,生活条件肯定会好很多,为什么姑娘的父母死活都不同意呢?   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小妾的身份不一般,她叫作张训芳,是一个来自汉族的姑娘,而马家则是回族,因为信仰不同,所以汉族回族长久以来基本不会出现通婚的情况。   这倒不是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铁律。   尤其是马家,他们都有着宗教信仰,虔诚地信仰着伊斯兰教,如果想要嫁到这样的家庭中,就必然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女儿嫁个好夫家是好事,可是这家人家大势大,禁忌特别多,还没过门就有许多要遵守的规矩等着,任谁也不愿意。   其实马步芳心里也不愿意成全这门婚事,他十分看重马继援这个儿子,想要着重培养他,从成长到婚姻都是他一手把关,就是为了让他成为接班人,选贤内助,肯定还是回族的姑娘更好。   马继援的第一任妻子就是他亲自挑选的,家世和品性都经过他考量了,这才有机会进家门。   不过这个小妾的来历不简单,不仅仅是一个才女这么简单,她还是宋美龄亲自推荐的“干女儿”。   马继援有机会接触到她,也是宋美龄主动牵线搭桥,这才让两个年轻人坠入了爱河。   马步芳并不傻,他清楚这背后的政治需要,也明白这是一场准备好的“鸿门宴”,等于是在身边安插了一个“外人”。   奈何他的儿子马继援动了真感情,非要将张训芳娶回家中,无奈之下,马步芳自然更无法拒绝了,只能提出了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这个未来的儿媳必须信奉伊斯兰教,这是底线问题,对他们来说,和非教徒结婚,这是对所信奉宗教的背叛,就算是马继援也不能违背。   第二个条件则比较特殊,那就是张训芳必须改名,将自己名字里的“芳”给去掉,不能和马步芳相撞,这同样体现了马步芳是一个封建守旧的人。   女方出身南京的大户人家,原本就不愿意女儿嫁过去,一听说竟然还有条件,更加铁了心反对婚事。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堂堂西北少帅马继援竟然急得连夜赶到了南京,直接跪在了岳母面前,一直跪了十个小时。   他直言,如果不能够迎娶心上人回家,就不起来,直到获得认可。   在外人看来,马继援的做法有些丢面子,为了一个美人,至于这样大张旗鼓吗?   可还别说,就是这份痴情打动了张训芳的父母,让他们改变了想法。   最终,张训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张训芬,如愿嫁到了马家,成为了马继援的妻子。   婚礼上,所有来宾都喜气洋洋,马步芳嘴上没说不同意,心里却不不满意,直接缺席了儿子的喜事,一天都没出现。   马继援并不缺乏军事才能,但是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注定不可能完成父亲寄予他的重任。   或许是经过这次事情之后,马步芳意识到儿子马继援不如他想象中的理智强大,所以才没有出席婚礼。   马步芳在西北兴风作浪多年,野心不比蒋介石小,但是他的实力和他的野心并不匹配,被解放军打得一败涂地,只能灰溜溜地逃到了沙特生活。   晚年的马步芳因为私人纠葛闹了个丢人现眼,最终名声和官职都没保住,郁郁而终。   而他的儿子马继援始终没有认清形势,跟着父亲的脚步,一步步走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同样在国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再也没机会回到故乡。

0 阅读:37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