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老张突然给我发消息:"兄弟,我闺女班主任今天说,孩子作文里写'爸爸像外卖员,只负责投喂不负责售后'......"我盯着手机屏幕笑出了声,笑着笑着却突然心酸——多少爸爸以为往家搬奶粉、交学费就叫"养孩子",结果在孩子心里成了个"跑腿的"。 上周去朋友家吃饭,他家五年级的儿子小宇全程低头扒饭不说话。朋友突然来了句"臭小子这次数学又考砸了",孩子筷子"啪"地摔在桌上:"你连我班主任姓什么都不知道!"饭桌上瞬间安静得能听见鱼缸里的气泡声。这种场景我见得太多了,有些爸爸把教育外包给学校和妈妈,自己只负责"质检"——成绩单就是验收报告,考砸了就是质量不合格。 但真正的好爸爸应该当孩子的"脚手架"。邻居老王的故事特别戳我,他儿子初三那年沉迷游戏,老王没像其他家长那样没收手机,而是每天下班跟儿子组队打半小时游戏。三个月后孩子突然说:"爸,我发现游戏里组队讲究策略,跟解数学题一个道理。"现在这孩子考进了重点高中竞赛班。你看,陪伴不是24小时盯梢,而是找到和孩子同频的波段。 最怕的就是"诈尸式育儿"。孩子写作业时他在刷短视频笑出猪叫,等看到孩子分心了又突然暴怒;平时对孩子爱搭不理,开家长会看到成绩单瞬间变身"教育专家"。这种反复横跳的爸爸,在孩子心里还不如游戏里的NPC来得真实可靠。 你家那位是"脚手架爸爸"还是"外卖员爸爸"?
爸爸的"存在感",别只停留在家长会上
父能量研究所
2025-02-07 08:58:09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