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今朝是正月初十,你开始准备过元宵节了吗?以前,上海人过正月半,这是头等大事。
没拉过兔子灯,不算正宗上海人。兔子在广寒宫里,是嫦娥身边捣药的工人。捣的药,叫长生不老药。所以老上海人说,拉兔子灯,就是一路健康,一路平安。
以前的兔子灯,全是自家做的,讲究竹头,木头,纸头,蜡烛头。竹头扎骨架,木头做轮盘。纸头糊上去,要透光。这样,里面的蜡烛头,才会一闪一闪。
元宵节,肯定是要吃元宵的。上海人正月半的胃,分两个。一个甜,一个咸。一个装黑洋酥汤团。一个装肉汤团。黑洋酥要加猪油,包成圆的。肉汤团也好,包成尖的。
要是你去一些老街,还能吃到蟹粉、荠菜、芝麻、豆沙汤团,讲得口水都出来了。
元宵节,你要找好三座桥。晚上出门“走三桥”,新的一年顺顺当当。去年,我在苏州河。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湖南路桥、山西路桥……上海真正嗲,灵得不得了。
元宵节,也是中国人以前的情人节。欧阳修写,“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写,“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现在很多年轻人,只过情人节,不过元宵节,蛮巴的。
元宵过得好,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开开心心、顺顺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