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芹斋,原名卢焕文,1880年生于湖州,家境贫寒,父亲因鸦片与赌博致家道中落。十岁时,他亲历了母亲自尽与父亲的去世,这些打击令他年幼时的生活充满了悲痛与无助。无奈中,他被寄养在堂叔家中,生活陷入困境。为了改变命运,15岁时,他离开家乡,来到南浔的张家担任厨房帮工。 在张家,卢焕文首次接触到富贵生活,激发了他改变命运的决心。通过不断努力,他从一名厨房帮工迅速成长为家族少爷张静江的贴身侍从。张静江不仅是商人,也是革命家,他对卢焕文的提携为其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02年,张静江前往法国担任商务参赞,卢焕文随行,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法国,张静江经营了一家专卖中国艺术品的古董店。卢焕文初涉古董行业,凭借努力和天赋,他逐渐掌握了古董的鉴定与交易技巧。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最终成为了古董店的掌柜,并开始与外国客户流利地沟通。1908年,他认识了波兰女人奥尔佳,两人迅速展开了感情。两年后,奥尔佳提出将自己的15岁女儿嫁给卢焕文,令他震惊,但最终他默默答应。 1912年,张静江因孙中山的革命失败关闭了公司,决定回国支持革命。卢焕文留在巴黎,改名卢芹斋,继续从事古董生意,并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抓住了清朝末年政局动荡所带来的机会。许多贵族和皇族因战乱出售文物,卢芹斋以低价收购,再以高价出售,赚得盆满钵满。 其中,昭陵六骏中的两匹名马“飒露紫”和“拳毛騧”被他低价收购并走私至美国,最终售给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这笔交易创下了国际文物交易记录,也让卢芹斋在古董界声名鹊起。然而,他的行为在祖国却遭到强烈反感。由于他将不可替代的国宝出售给外国,他被视为“文物贩子”,深深刺痛了国人的心。 卢芹斋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办事处,形成了文物倒卖的供应链。他利用内应张雪庚的帮助,将大量文物伪报为“仿制品”,成功通过海关,出口至欧洲。他的文物交易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瓷器和字画,还包括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冥器,这引起了欧洲对东方文化的浓厚兴趣,但也加剧了中国文物的流失。 通过两次大型国际拍卖,卢芹斋积累了巨额财富,并在欧洲的古董商圈中建立了地位。他的“卢吴古玩店”成为了欧洲贵族和资本家争相光顾的地方。卢芹斋在西方的成功不仅促使了东方艺术品的流行,也让他成为了文物交易中的传奇人物。 1957年,卢芹斋去世,结束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尽管他为中国古董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声誉,但其通过倒卖国宝所带来的文化损失,永远被历史铭记。
卢芹斋,原名卢焕文,1880年生于湖州,家境贫寒,父亲因鸦片与赌博致家道中落。十
叨客文史呀
2025-02-07 18:15:47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