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内蒙古军区的大当家尤太忠跑到北京出差,偶遇了老战友李先念。李先念说要请他撮一顿,尤太忠豪迈地点了一瓶茅台酒。俩人进了家小饭馆,边嚼边侃,回味着那些年的风风雨雨。
结果,李先念突然被警务员拽走处理急事儿,只留下尤太忠自个儿继续美酒加小菜。吃完了,一抹嘴儿准备走人,却被服务员给拦下了:“大哥,您还没结账呢!”尤太忠这才恍然大悟,敢情李先念走得急,只把菜钱给付了,唯独漏了茅台的3块钱。
要说尤太忠啊,抠门儿也是出了名的,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儿花。3块钱在那时候可不是闹着玩的,对他来说更是金贵。没办法,尤太忠只好自己掏腰包把酒钱给补上,可心里那个别扭啊。
后来,尤太忠又跑到北京出差,巧遇了李先念。这次,他居然没要酒喝。李先念一看,这家伙今儿个怎么转性了?一问之下,尤太忠爽快说了实话。李先念一听,心里那个愧疚啊,连忙道歉。尤太忠倒是挺大度,摆了摆手:“嗨,那3块钱一瓶的茅台,对我来说,确实有点肉疼。”
尤太忠这人,节俭得离谱,衣服补丁摞补丁,家具旧得能进博物馆了也不换。省下来的钱,他都拿去帮穷牧民,还有给部队加餐。他说,这钱花在别人身上,那才叫值!就因为这种对别人大方、对自己抠门的性格,那3块钱的茅台才让他心疼得直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