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男子清晨去世?医生叹息:中老年人,早上千万牢记“3不要” 清晨,本是一天中

河西有事 2025-02-09 10:36:29

71岁男子清晨去世?医生叹息:中老年人,早上千万牢记“3不要” 清晨,本是一天中最宁静的时刻,但对于吴大爷来说,却成了生命的转折点。吴大爷今年71岁,患有高血糖和糖尿病多年,一直依靠药物控制病情。然而,就在一个普通的早晨,他突然头痛欲裂,随后失去意识,被紧急送往医院,最终被确诊为急性脑梗。尽管医生全力抢救,但吴大爷还是没能挺过来。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吴大爷的家人陷入深深的悲痛与困惑之中。 吴大爷的悲剧,或许与他多年来养成的晨起习惯有关。他几乎每天都会在清晨起床后空腹进行晨练,而这一习惯,可能正是导致他突发脑梗的“隐形杀手”。 晨起的“隐形杀手”:三个恶习别再做! 清晨,人体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会释放儿茶酚胺等物质,这些物质会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一生理变化可能会导致血管内不稳定斑块破裂,从而诱发血栓形成,堵塞心脑血管,增加脑梗和心梗的风险。而夜间,人体的血液循环相对缓慢,胆固醇合成处于高峰期,血液黏稠度增加,更容易形成血栓。此时进行剧烈运动,会进一步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扰乱自主神经的节律性,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吴大爷的晨练习惯,虽然看似健康,但在清晨空腹进行剧烈运动,却可能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事实上,对于老年人来说,晨起时身体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相反,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八段锦、散步或太极拳,可能更适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除了运动方式的选择,晨起时的一些生活习惯也对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三个晨起的“恶习”,需要特别注意: 1. 不要着急起床 很多人在清晨醒来后,习惯立刻起身开始一天的活动。然而,这种行为并不适合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老年人的腰椎间盘较为松弛,突然从卧位改成立位,很容易导致腰背部扭伤。此外,对于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老年人来说,突然起身可能会导致血压的剧烈波动,增加意外发生的风险。因此,建议老年人在早上醒来后,先在床上躺几分钟,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然后再缓慢起身。 2. 不要不吃早餐 早餐是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餐,但很多人却常常忽视它的作用。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处于低能量状态,急需补充能量来满足身体的需求。如果早上不吃早餐,不仅会导致相关激素分泌紊乱,还可能诱发胃炎等疾病。因此,按时享用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3. 不要用力排便 晨起后,身体的起立反射会促进大肠运动,产生便意,这是一个很好的排便时机。然而,如果在排便时过于用力,会导致腹压增加,从而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此外,排便时不要玩手机或读书看报,长时间蹲厕所很容易引起痔疮等肛肠疾病。 晨起空腹喝水:有益还是有害? 关于晨起空腹喝水,网络上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晨起空腹喝水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比不吃早餐更严重。然而,武汉市汉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吴小微教授指出,晨起空腹喝水对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处于缺水状态,此时适量补水可以帮助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此外,饮水还可以缓冲胃酸、促进胃肠道蠕动,起到促进排便、排尿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的发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晨起空腹喝水。对于胃酸分泌过多、胃溃疡、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以及心功能不全的人群来说,空腹喝水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此外,关于“早起先喝水等于在喝细菌”的说法也是不科学的。口腔本身就是一个有菌环境,有害菌和有益菌在正常情况下会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起床后做这4件事,最有益!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养生时段。做好以下几件事,对健康大有裨益: 1. 3分钟早起法 晨起后,不要急于起身,以免导致眩晕或血压上升,尤其是对于心血管功能不好的老年人来说,更容易诱发意外。建议早上醒来后,先在床上躺一分钟,靠着床头一分钟,双腿下垂坐在床头一分钟。坐起来后可以顺带伸个懒腰,起到舒展上身的作用,伸完后会感觉神清气爽。 2. 按摩头部、以手摩面 早上起来后,可以花5分钟的时间来按摩头面部,最后延续到颈部,按压锁骨上方凹陷的地方。这样做不仅可以消除面部的水肿,还可以提神醒脑。 3. 排便 晨起后身体的直立反射可以促进排便,及时去蹲厕可以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对胃肠道健康有很大好处。 4. 按时享用早餐 早餐是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餐,切不可随意对付或直接不吃。建议早餐要吃富含蛋白质、纤维以及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果蔬、肉类、牛奶等。 晨起的健康细节,往往被人们忽视,但它们却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起晨起的这段时间,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守护自己的健康。

0 阅读:1336
河西有事

河西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