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1年,北京城内风波骤起,79岁的张廷玉遭到抄家,锦衣卫在府中搜出36万两白银。得知此事,乾隆帝冷笑道:“看看,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清官。”然而,当他翻阅账本后,脸色骤变,不仅将白银归还,还遵守承诺,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清晨,锦衣卫闯入张府,府中仆人惊恐万分,而张廷玉仍端坐书房,神色平静。随着搜查深入,一批批银两被抬出,锦衣卫冷笑:“张大人,这笔银子该如何解释?” 消息传至紫禁城,乾隆帝初闻此事,怒不可遏,认为张廷玉是贪墨之臣。然而,当账本摆在御案上时,他的愤怒迅速转为震惊。账本清楚记录了银两的来源及用途,大部分用于修庙济贫,余者则是祖上积蓄与俸禄结余,毫无贪污之嫌。 乾隆帝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这位三朝元老。沉思片刻,他果断下令将抄走的银两原封不动送回,并遵守雍正帝的承诺,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风波过后,张府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庭院深深,书香盈室,仆人们重新整理因搜查而凌乱的物品。张廷玉端坐书房,翻阅典籍,手持毛笔,在纸上记录所思所感。 不久,紫禁城送来乾隆帝的亲笔书信,表达歉意,并重申对他的信任。张廷玉看完信后,将其放回案几,望向窗外青松,神色淡然。 门客入内,低声询问:“大人,此事外界议论纷纷,您可要澄清?”张廷玉微微一笑,淡然道:“身正不言自明。” 然而,这场风波对年迈的张廷玉而言,已然是极大的冲击。不久之后,他因病辞世。乾隆帝深感愧疚,亲赐谥号“文和”,并最终兑现诺言,让张廷玉配享太庙,成为清代历史上唯一享此殊荣的汉臣。 张廷玉的一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始终恪守正直与清廉。他的遭遇不仅映照出官场的风云变幻,也昭示了正直之人的不朽精神。他的名字,最终载入史册,成为后世官员的楷模。
雍正生前一直觉得乾隆如果当皇帝可能镇不住人雍正给过乾隆评价,称乾隆是秉性仁慈
【2评论】【4点赞】
唐伯猫点蚊香
清朝有锦衣卫吗?